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两会”期间让我忧心的方面

入党思想汇报2006-04-19 00:00:00未知

         下午报了喜,现在也报一报忧。这次参加“两会”,仍然有好些不如意的事让我的心头沉重。
         原以为今年“两会”再也遇不到群众上访了,因为一连三天都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正在高兴呢:本届政府干得不错啊,把原来许多尖锐的矛盾都解决得差不多了,所以就有了一派安定祥和气象了。可是,唉……昨天、今天都在会场入口处看到大批群众上访,只看到他们群情激愤的样子,却没能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会场前面聚集了大批警察,筑成了两道人墙,把上访群众和政协委员隔得远远的,严严的。有群众试图穿过那堵人墙,把申诉材料送到我们手里,但都被挡了回去。这一幕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群众有话要对政协委员说,竟然被维护秩序的警察给阻挡了,群众和政府何以隔阂至此!会场秩序是维护好了,可是社会矛盾呢?仍然存在呀!后来侧面了解到,这些上访者可能是因为土地被征用,而一些补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产生过较激烈的矛盾冲突,听说还有人因此死伤……原先政府部门在“两会”前试图解决好这个问题,以免群众上访影响“两会”,但不知什么原因,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还是上演了群众集体上访这一幕,终究不能避免。
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重新进行着利益调整和分配,会产生许多利益冲突,如果政府没有把各方利益关系协调好,处理好,就必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使各方矛盾激化,酿成严重后果。我盼望着类似上述问题能早日得到解决,这是事关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大事。
“两会”期间,对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素质也有些担忧。列席人大全体会议的时候,看到有许多代表任意离开会场,座位空荡荡的,反而政协委员显得认真些,离开会场人数很少。到后来大会议程临近结束的时候(人大就一选举办法进行讨论),因为这与政协委员无关,所以政协委员离场了,结果人大代表看上去就寥寥无几了,原先二百几十号人,只剩下一百左右。有人说,这些代表当初为了能当上代表,挖空心思,花了很多精力和金钱,在得到足够选票如愿以偿后,却并不是十分珍惜自己的权利,也不大重视自己应负的责任,跟人大代表的职责和荣誉很不相称。这恐怕是基层人大组织的一个较有普遍性的问题。
政协委员呢,素质相对要高些,但也参差不齐。在分组讨论的时候,有部分政协委员就根本不发一言,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生怕说了真话得罪人,所以宁可做老好人;二是平时对社会问题并不是很关注,所以也没啥可说。我还了解到一个政协委员有这样的心理状态,自己本系统本单位的事,最好别提,如果提了什么提案或者在讨论会上提了什么意见建议,承办人就是本系统本单位的领导,到时候跟自己见面协商的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不是自找麻烦么?而且,说不定领导不高兴了,给你小鞋穿,那真是犯不着。应该说,这样的心态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政协委员自身素质不够,也是个因素。作为政协委员,就应该先把自己的个人得失放在一边,为老百姓敢进诤言,如果都这样一团和气,那么政协组织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个问题也是我所忧虑的。
还有提案承办部门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两会”期间,我和其他各地的政协委员有过较为充分的交流,他们对提案办理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表示比以前稍好些,但有许多工作仍然是浮在表面没有落到实处,或者一阵风,热过一阵子,就冷却下来,没有把承办的问题彻底解决好。比如去年关于治理网吧的提案,承办者也确实大张旗鼓地办过,当时取得一定成效,但并不持久,这阵风过去,原来那些违法经营者死灰复燃,依然故我,网吧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依然非常严重。部门利益驱动而导致的不正之风仍然很有市场,一些执法难、执行难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某些部门自身的问题。比如说网吧违法经营,业主就有说情减轻处罚的余地,因为对违规罚款规定的表述是从多少到多少金额,相差十倍之多,如果业主设法“通融”,就可避免实质性的处罚,这也是网吧违法经营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