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的演讲

公众演讲2006-09-05 14:10:35未知

    开言:我们曾对过去一年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但我们不能不看到,霍邱二中在2003年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自身感觉到的,社会评价的,同志们关心的是我们存在一些问题:校外兼课基本上失控;生源再次步入低潮;教师对班子成员出现了信任危机;学校规章执行难度加大;教师敬业精神下降……。2004年教育将面临两项重大改革:一是教师工资中活的部分将不再打卡,全部由学校根据个人绩效重新分配,如何分配并以此调动而不是挫伤教师积极性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与探索的问题;二是全面推行评聘分开,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如何分开以此理顺关系调动而不是挫伤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也非常棘手。因此,我想就同志们所关心的问题,目前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与同志们探讨,以期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一、关于对管理的理解问题
  我们学校有位老同志对“管理”给予这样的理解:高明的管理者就是不管理。我们一些同志也提出这样的观点:我们学校存在的问题,根本上在于管理跟不上。我们来看看一位管理学家是如何给管理下定义的: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管理问题。过去,我们对管理提出这样的观点: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管理者水平与素质和管理对象的素质,理由是许多在别的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我们学校却行不通,或执行的不好,或执行不到位。当我听到别人对学校的管理提出批评时,我会说是我们的管理者素质和管理对象素质跟不上,为此,还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就直言,说我们的管理对象及管理者素质不高,无疑会伤害我们的班子成员和我们的教职工的自尊,其实客观上却有此嫌。最近我对管理有了更新的理解,我提出来想与大家探讨,目的是想通过讨论,使我们每个人都明确管理到底是哪些人的事,管理效果又取决哪些方面?管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就是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约束,二是理,就是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使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1、管,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约束
  管有两种理解,一是狭义的理解,就是人治,是权力的体现,往往体现决策者的意志,体现当权者的武断,有人甚至把管与官联系在一起,官能管人,当官就是要当管人的官,当官就要讲话算数,也不问“管”的是否有道理,“管”的方法是否得当。二是广义的理解,管是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约束,这种约束可以是纪律的,、法律的、规章的,还可以是道德的,当然也可以是人本位或官本位的。古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方圆就是一种良好的秩序状态,所谓“管”,其实就是用规矩去管,通过管达到形成一种良好的秩序。管,能否起效果,能否为被管的人接受,关键看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管一方面的,管的出发点、目的性、价值性意义等,二是来自被管一方面的,就是自觉性、主动性和定向性的服从意识。除了人本位或管本位的管,在管上可能带有主观性或功利性或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但无论是法律、法规、纪律,包括道德方面的约束,往往是全社会或一定人群范围内认可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人文化的,大众化的,民俗化的,即使是带有政治色彩,也是在一定政治背景下为政治服务的。另外,管还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体现以制治校的原则,学校为了维护学校及更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制定了一些具有约束力的制度与规章,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社会为了促进人类文明健康,人们还共同形成了一定时期一定背景下的伦理与道德,这些都是“管”的依据,都是约束人们操行的软硬件,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对全社会或全校教职工都有约束力的。另一方面,针对这些客观约束的存在,管理对象首先应该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应该清楚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拿国家奉禄的职工,其言行应该受到哪些约束,应该时刻主动地意识到这些有形或无形的约束力的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只能做到什么程度,哪些是事情属于特殊要求,哪些事情需要自我克服。有人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认为学校包括我讲话不算数,认为一些地方管不了,没有管到位,客观地讲确有如此,如果在这些方面有些问题,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决定的主观性多了一点,理性少一点,脱离了学校实际,脱离了“人”,对遇到可能的困难思想准备不足,结果导致很具体的问题不能落实,二是少数人缺乏约束意识,自我的多了一点,张扬个性时过了一点,大局意识少了一点,本不具有针对性的约束遇上了对号入座的人,又加上手段软了一点,执行起来感情色彩浓了一点,结果导致了学校的有些决定打了折扣。我还想声明两个管的具体问题:一是学校的管理规定,可以说当初从不是针对具体人的,只是针对学校工作某些环节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比如年终福利发放问题、全员论文评选问题、教师外出兼课问题等;二是学校的决策并不是我一个人讲了算,我可以对我的决定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广大教职工负责,也能负得起这个责,因为我是校长、法人代表,但并不意味着我可以独断专行,我可以胡搞瞎指挥。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在社会上作为社会人,还是在学校里作为一名职工,我们的言行时刻都要有一种约束,都要理性一点,凡事都不能超出一定的度,都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纪律,也不能有悖常规、传统和社会道德。我们不能没有约束,无法无天,我们不能无视学校的存在,无视学校有关规定的存在。无论我们干何种事情,这种约束不应该直接来自上面的,也不是来自权力倾向的和来自时刻提醒的,而是都要有一种精神上的自我约束,一种自觉主动的约束。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想一想这是否与常规相冲突,是否与学校的管理规定有矛盾,是否与道德情感相违背,是否与大家或集体利益相抵触,是否与为纪律、法律所不容,是否是个人情绪化的表现,是否是个人功利化的趋动,是否是个人自由化的指向。我想对被管要有一种全新的理解,我们被管不是去服从谁,也不是向权力的屈服。因此,管,实际上是一种推行制度与措施的过程,管,是促进学校发展与进步的一种手段,管,也是道德与思想、行为的一种有形或无形的约束。 “管” 的条条再多,“管”制度再健全,管理者水平再高,管理对象没有约束意识、规则意识,而是有意或无意去对号如座,不给管,不服管,甚至无理取闹,再高明的管理者也无法进行管理。所以,管理者之所以有时难以实施管理,或管理不到位,有管理者的问题,更有管理对象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职工都有一种约束意识,我们的教职工都能按学校规章制度和要求、教师的职业操行去行为,我们的管理者也就轻松了,我们也就不会遇到矛盾了,也就不可能存在无理取闹的了。
  管与被管,本身虽然是一对矛盾,但绝不是有指向的、激烈的冲突,更不是战争,但我们的管,有些情况下往往会演化为冲突,甚至是战争。我们平心而论,我们的管,哪一项不是为了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为了保护大多数或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的需要呢?种了人家地,荒了自家田要不要管;不备课、不布置或批作业要不要管;缺课、缺勤要不要管;班主任收费不公开要不要管;欠了学校的钱要不要管?等等!不管不行,不管只能使学校跌入万丈深渊,只能损害更广大教职工的利益。
  2、理,是使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理,是梳理,理顺的意思,具体一点就是理事,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各方面效益最大化,它体现的是一种合作意识、一种协调意识、一种理解意识、一种配合意识、一种责任意识、一种规则意识和一种补台意识,体现的更是一种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理,本身就是为规则与规矩服务的,离开了理,无论是纵的关系,还是横的联系都不可能协调,工作和思想也就不可能顺畅,最后管也就成了空话,措施与职责也就不可能落实到位。当然,理也必然要求管理对象给理,讲理,要求在理,言语在理,行为在理,人在理中,理在情中,理在规矩之中,理在法规之中,理在道德之中,切不能不可理喻,也不能强词夺理,更不能无理取闹。作为管理者,理也需要讲究方法、注意策略,理更需要管理对象的理解与支持,管理者要会理、在理、有理,也应该以理服人,以理理事,以理行为,以理治理,以理理顺关系,以理求得理解,理在理智之中,理在理性之中,理在理解之中,切不能不知所理,也不能以权代理,以势压理,更不能不讲道理,目无法理。因此,理也应该是双向的,没有高度自觉、高度配合、高度责任感、高度规则意识的管理对象的支持,没有会理、懂理、善理的管理者的自觉、主动、用心去理,上下的气就不能顺,管理者的威信就难以提高,我们的一些规章就难以落实,我们家就不能和,学校也就不能兴,事业就不能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大家都是理事者,只是理的依据有所不同,理的内容不同,理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这些不同是因为权限和职责问题,那么理的效果不同更多的则是主观上的问题,很可能存在理的方法、理的能力、理的策略问题。作为校长,我要理的是全校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宏观上要引导学校健康地发展,协调全校各方面的工作,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用心去理,主动去理,也会自觉去理,微观上我也要理具体的事,我的时间多一些,兴趣爱好少一些,心思多一些,性子急一些,能理的事我会自己的理。作为副校长,他们要理的是他们那一块的事,部门负责同志要理的是那个部门的事,要做具体的工作,现在群众对学校班子有意见,班子威信低,为什么呢?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少数同志不集中精力理学校事,理本职之事,这种情况是工作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的表现,他们往往因为有能力,而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理事,或是理的不是应该理的事,理的不是群众要求迫切的事;二是教职工对其所理之事不满意,这里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不用心,不用心就不能显示能力与才干,二是能力有问题,工作上难以胜任,甚至不能以身作则,威信自然没有。我们广大教职工的平时工作就是理事,职员同志就是要把学校分配的工作和本职岗位工作干好,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理什么事,如何理?教师就是要理好教学上的大事,要理顺学科内与学科间存在的各种内在联系,还要理顺学科教师之间的默契,更要理顺学生与教师、班主任与教师、班主任或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好在教学过程如何实现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但我们看到,一些教职工不理或不用心理本职工作之事,不理或不自觉理学校发展之事,不理或不想理个人事业进步之事。我们说,我们的教职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教职工能创造价值,为大家为集体创造物质财富和社会财富,是学校无形或有形资产的创造者、原始积累者,我们说他们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另一部分劳动是从属性劳动,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他们的工作又必不可少,在现有体制之下,是政策性的照顾,无可厚非,但他们的工作往往举足轻重,工作得不好很可能会内耗学校的资源。因此,这些同志一定要争气,不能直接创造财富,是不是可以保护财富,对学校资源起到保值的作用,当然也要想着为学校、为社会创造价值,至少要为创造性劳动做一些服务性工作。但确有些职工不像话,无事可理,有事不理,上班门一锁走人,打牌甚至大白天去跳舞。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些教师在认识上也存在极端,认为学校每年的收入都是教师创造的,就应该比职员多拿,其实职员的劳动与教师劳动的主要区别是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社会分工不同造成的,这实际上是人们思想太功利化的一种表现。类似情况还出现在插班生费的分配上,一些班主任在对待所谓主科、副科、小三门问题就有功利化倾向。关于插班生费学校早就有态度了,前些年我们的学生外流,今天形势好不容易好转了,大家得点实惠是应该的,有人认为学校提成100元不妥,有人对非高考科目、文化课与小三门课另立标准。学校年底公布插班生数,给了班主任一个清白和教师一个明白,在教师反响很好,但没有想到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因此,我想,无论是管,还是理,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的配合、支持、协调、理解、自觉、主动,特别是主人翁意识与爱校如家的精神,每时每刻地都要想到我生活在社会之中,我是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我们的行为就应该有一些有形或无形的约束,作为一个霍邱二中人,我们就应该把自己置身于霍邱二中的发展之中,年底每个人都领到了2000到4000多不等的钱,可以这么想如果没有霍邱二中的今天的发展,能领到这些钱吗?因此,我想我们是霍邱二中人,就要时刻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时时要理学校发展大事,理个人事业进步大事,理教书育人大事,还要成为谋事之人,成事之人。我们还要有强烈的是非感,要用事实、用良心说话,不要无中生有,惹事生非,如果没有一点人情味,没有一点是非感,没有一点正义感,没有一点善恶感,那不等于行尸走肉了吗?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同志都要有正常而平静的心态,在观念上、在行为上有一个大的转变,真正把以诚待人、以善处事的工作思路落实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在工作之中,共同维护霍邱二中来之不易的发展与稳定局面。
  二、我们的教师如何对待差距问题
  我们看到,我们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确有差距,我们与现代化教育体制要求相比,我们的差距更大。我们差在管理上,差在观念上,差在觉悟上,差在我们每个人的目标定位上,差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上。霍邱二中虽然还不是家长与社会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学校,但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现在能够在任何场合都理直气壮地说“我是霍邱二中人”,我们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自卑感,我们没有也不会有一点一滴的遗憾。因为我们曾拥有过辉煌的发展经历,我们曾经创过造惊天动地的奇迹,我们曾憧憬过霍邱二中美好的发展未来。但在我们冷静的时候,是否有应该这样的思考,我们虽然创建了省示范高中,创建了省文明单位,但我们发展了吗?我们进步了吗?我们觉悟了吗?我们有新的起色了吗?我们的观念与意识转变了吗?我们要思考,我们要自省,我们要反思,我们要自责,我们从骨子里要发奋,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来自不易!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你打牌能包赢吗?校外带课你能带一辈子吗?吃喝、跳舞你能得到永久的精神寄托吗?新的一年又开始了,特别是春节刚刚过了,我们应该收心归位了。我们每位教职工不为今天考虑,也要为将来着想,更要为学校谋划,学校是我们身心永远的寄托,学校是我们事业发展永远的根!为此,结合我们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1、我们都要增强五种意识
  观念与意识是我们行动的先导,是管理出效果、出成绩的前提,是学校发展与个人进步的精神支持。我认为,为了进一步缩小与兄弟学校、与现代教育体制要求要求之间的差距,我们首先应该树立以下五种意识。
  ⑴规则意识 
  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丁局长向全市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增强规则意识,无论是在国际环境之下,还是在教育的大背景下,或是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规则都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要用规则去保护自己,维护规则的严肃性,另一方面,我们要按规则去办事,增强规则的约束力。具体我们学校内部,增强规则意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决议、决定,职代会通过的方案等;②信守大众化的教育传统,也即守好教书育人的道;③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维护教师的职业师表形象;④严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学会尊重人,知道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⑤遵守法律法规,不能损公肥私,不做损人利已的事,更不做损人不利已的事。
  我们每位教职工都要做教书育人的模范,做执行纪律与法规的模范,在家做好父母,在校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
  ⑵大局意识 
  把我们每个人置身于学校与社会这个集体之中,我们就得服从大局,大局意识是团队精神的一种直接体现。我们的教职工绝大多数还是非常顾大局,识大体的,但也有一些不顾大局的情况存在。不顾大局的情况常有三种情况:一是明知某种行为会对学校构成损害,但为了个人利益甚至是微利,而不顾大局;二是对学校工作一贯支持,但触及到某个人利益,而翻脸不顾大局;三是因为对校长或学校有意见,迁移到对学校的不满而不顾大局。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职工从以下几方面增强大局意识: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树立霍邱二中人的形象意识,都要极力维护霍邱二中声誉与形象,家丑不能外扬,事实上有人攻击我们,招生反宣传多种情况下都是我们自己提供的“子弹”;②即使对学校某个人有矛盾,包括对我有意见,甚至是仇恨,不能去揭学校的短来达到个人目的;③我们要维护学校管理规定的严肃性,不能为了自己的或局部的利益去否定学校做法、去破坏学校的规章;④以一棵平常的心态对待我们工作中的失误,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我们的一些行为,经常这样想:“校长有校长的难处,我在那个位置上也会这样做的”;⑤牢固树立“以诚待人,以善处事”的管理或处事思路,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能说,时刻思考我的言行是否对学校不利,是否影响学校的形象,是否造成后果。
  我们都要有一种“学校因为我的存在而添彩,我因为在这所学校里工作而自豪”的意识,自觉维护霍邱二中来之不易的发展、稳定的局面,积极创设一个奋发向上的、精诚团结的、互相理解的团队。
  ⑶责任意识 
  我们教职工职业行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责任意识和强烈的事业心。没有责任心的人,工作起来只会应付,质量与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最终就会导致学校社会声誉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就我们学校来说,责任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一是备、批、教不认真,或准备不充分(举六安一中期考的例子),二是对学生关心不到位;三是对学校工作甚至本职工作漠不关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四是对自己不负责。目前社会上包括学生及家长评价我们教师时,最不满意的是我们的教师责任心不够,特别是与兄弟学校(六安一中班主任、霍邱三中的张茁等)相比时能列出一系列事实。责任心是出成绩、出效益的前提与保证,责任心是教师最根本的职业品质。我经常讲,教师必须爱岗敬业,即使不爱岗,在没有离开教师岗位之前,也必须敬业,因为我们面对是的活生生的人,我也经常把教师与医生的职业行为相比较。作为我们的教师的责任意识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①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千万不能把书本知识讲完就算完了,而是要顾及另一端,如何让学生明白、学会,更为重要从中学到方法;②关心、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特别是班主任,我们家的孩子是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冷暖、饥饱、身心都要关注到,早上没有来,起床了吗?晚自习没有来,有事吗?旷课,出问题了吗,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操一点心,家长会记住你的,孩子会记住你的。王局长在教育工作会上就讲了一个令家长感动的故事。③一定要注意出勤,有事可以请假,可以调课,不能空,那么多双眼睛期待着你,那么多张嘴将要出去宣传你,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情况比旷课更严重的了。今年评优,只要有缺勤的历史,根本不能评为优秀,至少我不会同意。王局长讲到一个家长打电话反映某学校的一个问题,喝醉酒的事,我总怀疑是说我们的。④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的前途与将来负责。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我们就会善待每一个学生,善对每一项工作,就会上好每一节课,做每一件事,就会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就会增强服务意识,就会给霍邱二中带来无尽的效益。
  ⑷学习意识 
  从远的一方面讲,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化时代,面对学习型社会,作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学校教师,学习应该是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首要手段。教师要把人类最新成果、最新技能、最新知识传递给青少年学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技能。从近一点讲,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行,教材内容在更新,教育资源在更新,教育技术手段在更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思想观念必须尽快更新,要有全新的“五观”,即“五观”要端正,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更新。目前,我们的教师出现的问题不光时观念与方法更新的问题,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知识面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广博的知识面就不可能有精彩的课堂表现,教师的知识面窄,学生的知识面就不可能宽,我们看到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通古博今,而有些只能局限在课本上,参考书里,前不久我听了屠其雷的铁与铁的化合物,我们非常吃惊,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关键是学生知道的他能把它熔于教学中,形成共鸣;二是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包括对同样问题的准确理解,同样的教师,同层次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关键是对教材、知识点的驾驭能力;三是学科基本素养问题,三分的学科知识需要用七分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就应该能言会道,这是教学基本功;四是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敢于探究,就是最为基本的教研方式。但我们看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学习的不够,许多人知识没有更新、方法没有更新、观念没有更新,还是在吃大学的老本,同志们想想,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过去了,你还在吃老本,用最新的“水桶论”去看这个问题,你如何能适应今天的学生、今天的教材、今天的课程、今天的教育技术和今天的各类考试。增强学习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都显得必要,都显得有价值。我们的一些老师,甚至是一些名师,还不知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什么,还不知道电脑能干什么?我经常听到,某某教师是舞场名角,某某同志是搓麻高手,某某是诈机强将,其实这很可悲,尽管有句话说,术业有专攻,但毕竟这些都不是我们教师的主业啊!我们增强学习意识,我们需要学习什么?①学习新的学科知识,只有站得高,才能居高临下,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与知识点,甚至是中高考;②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只有领会新的教育理论,才能“五观”端正,才能事半功倍;③广泛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以增大知识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④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服务于、辅助于教学;⑤学习教育家、教育名人的治学之道,治教之道,不断激发自己奋发向上。
  古人说,展卷有益,我们现在讲,读书、看报、甚至是去看电视,哪怕我们上网去浏览,我们都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动,观念会有所变化,知识面会有所提高,都要比打牌、喝酒好得多。
  ⑸危机意识 
  中国有一句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人要有忧患意识!”用现代的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要有危机意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在突然到来的厄运面前措手不及。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有危机意识,在心理上及行为上要有所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同程度缺乏危机意识,更多的是安于现状,享受于今朝。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面对我们曾经现在依然所处的劣势,可以说我们的对手愈加强大,我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面对我们办学规模的扩大,我们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而我们不少同志都不去关注学校的生存状况,不去关注我们在同行面前所处的位次,不去思考我们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因此,我要提醒大家,至少是现在我们还没有到杠着省示范牌子过日子的时候,我们的危机四伏!我们的教职工必须经常思考以下几方面问题,并有所准备:①乡镇事业单位马上就要断奶,教育同样也会遭遇同样问题,如果我们下岗怎么办?②活工资马上就不再打卡,你如何能拿回到你应得的那一部分?③喊了这么多年的评聘分开马上就要开始,我们的那些高职称一旦落聘了咋办?④我们学校现在所欠缺的是生源质量,而不愁生源数量,随着民办学校的倔起,学生随民工潮外流,如果不能在近期改变社会影响力,一旦招不到学生咋办?⑤过去的一年高一实行班主任聘用制,产生了不小的风波,现在的体制可以让学校可以把你养起来,但这种体制一旦打破了咋办?
  当然,仅仅停留在思考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寻找对策,思考完了要付诸行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创造本领,创造资本,创造积淀,创造业绩,创造机遇。我们的教师所面明临的压力比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大,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怕学校抄我们的鱿鱼,我们的学生也可能随时会炒我们的鱿鱼。今年我们就将加大学生对教师的考核的力度,一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我们也将不再去维护那些责任心差、工作态度马虎、不思进取的教师,我们将更加关注关注学生的意见。
  2、我们都要正确处理好五方面关系
  我们每位教职工都处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与联系之中,我们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理顺这些方方面面的关系,我们作为当事人,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了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自己的需要,我们都必须处理好以下五方面的关系。
  ⑴课改理念与传统教育间的思想扬弃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绝不是空穴来风,课改理念实际上是与传统教育的思想间存在着一种扬弃关系。传统教育注重基本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无论课程如何改革这些都是需要继承与发扬的,但传统教育中的死看硬守,题海战术,死读书读死书是与现代教育理念所不容的,事实上也是效率低下的。目前,我们的教师传统意识不强,与课改的新教育理念有距离,有时一些传统观念还相当顽固,这里既有主观上教师不学习,排斥新思想的问题,也有客观上家长、社会的不理解、不支持、不容忍的问题。我想我们还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纳以下几方面的新观念。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要体现教育的全面性,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终身性、可持续性,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要使学生有学习的能力,有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要设法让学生“厚积”。过早分科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敌,这一点在教师、家长及学生中根深蒂固。②体现师生和谐平等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上是合作伙伴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③体现注重学习方式的学习观。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④体现学生整体精神培养的德育观,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人共存的整体精神。要努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要让每一位同学们都能做到关心同伴,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⑵教师个体与学校集体间的利益趋同关系  我们教职工个体与学校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趋同关系,简单地讲,学校收益多,教职工得到的实惠多,学校揭不开锅,教职工只能饿肚皮,但学校要发展,学校也要积累,学校也要进行再生产,学校的收入多并不意味着分光吃光喝光,学校必须保证最必须、最基本的教学条件。同时,学校的利益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同唱一首歌,团结在一个旗帜之下,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不断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团队的力量,学校才能强大,学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才能得到更大层次的发展,我们个体也才能创造更大的、更持久的利益,大家也才能享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利益。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是高度负责的名师,我们的每位班主任都是深受家长爱戴的班主任,我们的生源必然爆满,我们学校的公共积累必然就多,大家得到的回报必然就高,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教职工都不负责任,社会声誉就差,就不会有产生财源的生源,也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回报,甚至还会失业。但目前,还不能做到每个人都能给学校创造价值,每个人在处理这方面的关系时,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人本来没有创造出任何价值,但时刻都在窥视着学校的公共利益,本来每个人创造的价值并不相同,但总是在算计着与其它人获得同样的回报,甚至有的人把公共财产或集体财产直接或变个法子、找个理由据为已有。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位教职工都要时刻想着集体,时刻想着学校,不要算计个人或局部利益,更不能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个人谋私利。每当我们拿到我们从学校取得的报酬时,都要思考我创造的价值值不值我所得,如果不值的话,我应该如何回报我的工作,如何回报学校,如何回报更广大的教职工。当然也不是我们创造的价值高,我得到的回报就应该高,我们知道,我们上了省示范,学生的学费从350元提高到850元,扩招费也相应提高,仅此一项创造的价值就在400万元,是不是就应该论功行赏呢,我们说现实还不能这样,我们只能说你做贡献大,我们大家都感激你!
  ⑶个性张扬与学校管理间的冲突服从关系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都希望在工作中、生活中得到张扬,这些个性的形成往往是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有的个性产生于资历,有的个性产生于本领,有的个性是特定历史条件的纵容,还有的个性是教师个体认识上的偏激的非正常表现。这些个性中有些是与学校、与教育都是一致的,我们很希望更多的张扬,但有些个性则是与学校和教育的规则是相冲突的。我们认为,教职工无论如何张扬自己的个性,都要立于学校大局之下,都要服从学校的管理,在学校不存在任何超越学校规章、决定与决议的个人,都不能离开教育的行业特点,不能有悖于教师的职业特点,不能有损教师的师表形象,这是最为基本的游戏规则,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规则意识的最基本要求。有的人说,学校是软了欺,硬了怕,甚至以为老实人吃亏,其实,学校在管理上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只不过有的是自觉服从学校的管理,有的是则存在一种糊涂认识,以为我是学校元老,我是骨干教师,学校就得让我三分。我想,我们的教师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以下几方面:①张扬个性时应该是扬善,而不是扬恶,应该是彰显师表形象,而不是有损师表形象,个性张扬的底限是不能忘记自己是为人师表的教师;②张扬个性时应该是遵守道德规则,应该顾及到个性情感,不损人,不诋毁人,不污辱人,无论是校长与教职工,还是班主任与课任教师,只有分工不同,职务各异,但人格上是平等的;③张扬个性或许能达到了个人的暂时利益,获得暂时的满足,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包括在同行心目中的印象、心理上的内疚感,要想信人们心中都有杆枰,轻重都自会掂量;④张扬个性不能有损学校大局,不能置集体利益于不顾,不能让原则、公平、常理去服从你的个性,更不能无理取闹,损害学校集体利益、损害更广大教职工利益;⑤我们每个人张扬个性都要有平静而正常的心态,都要通过换位思考去抚慰心理上的躁动,不能感情用事,工作上的冲突不可避免,个人矛盾也要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
  ⑷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间的目标一致关系  我们鼓励教师脱颖而出,我们期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优秀教师资源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支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秀教师的脚踏实地的拚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名校要靠名师来造就,作为学校来讲学校的发展与优秀教师成长在目标上是一致的。教师的个人奋斗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成名成家,甚至是名利双收,而客观上却提升了学校地位、社会声誉和社会价值,是学校求之不得的事。正是有了魏书生,我们才认识了盘锦市实验中学,正如我写的《家乡的教育》一文中“不是因为八卦泉才有了曹庙的名人,而是因为曹庙出了许多名人,才有了八卦泉”所讲的一样。我们热切地盼望我们多出一些名家,我曾经说过,为什么一些优秀教师会外流,就是因为待遇问题,如果我不是特级教师,我不是省“教坛新星”,我一定会设立专项基金,来专门奖励特级教师、省教坛新星,我们的“四个三”工程所要突出的效果就在这里。我们学校的年青教师居多,虽然我们成长氛围还不是太浓,气候不是太正,但学校的重视程度是少有的,从鼓励教师继续教育和参加各种培训,并在全县第一个解决经费问题,平时创造一个又一个平台,包括与杂志社合作,重视与支持教师参加各种评选,又拿出巨资与安师大合作,但似乎并没有真正让广大青年教师动起来,许多教师更关注的是吃、喝、玩、舞,甚至赌,特别是令人不可思议是有的年青教师已经成为赌神,逢赌必到,有的人还把我教育年青教师要多一些积淀,当作笑话来讲。我们热切地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能尽快成长起来,真正把青年教师“136”工程落在实处,多读读书,多动动手,常动笔写写,多在备课上花一些功夫,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先从赢得学生、赢得家长与社会开始,尽快成熟起来。我想信,经过努力,霍邱二中一定会诞生更多的教育硕士,更多的特级教师,更多的教坛新星。
  ⑸校外兼课与学校本职间的工作辩证关系  虽然我们的教师已经成为人们最羡慕的职业之一,工资表加工资表外的收入令不少人心动,但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不少教师的三口之家也只能靠我们的教师一人维持,生活并不宽裕。因此,过去我们长期默认少数教师在不影响学校工作质量和数量的情况下在校外兼课,这也是人知常情之事,靠劳动挣得一点额外收入,改善一下生活条件无可厚非,甚至我还有我的观点,在别人的地里搞试验,锻炼与速成我们的队伍,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但我们看到,近两年来,特别是去年秋学期以来,出现了我们最不能容忍的一些情况:一些教师不愿更多地承担学校本职工作,对学校分配的工作不能认真完成,把过多的精力与时间用在了校外,不能正常参加学校教育教学常规活动,一方面我们聘用了20余位教师来本校兼课,另一方面,我们的许多教师其中不少是骨干教师在校外兼课,甚至少数人校外兼课比校内多,造成了优秀教师资源的极大浪费。用我们家乡话来说,家活懒,外活勤,用我现在的观点来说,是种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家地。这种情况兄弟学校也有,但都没有我校这么严重,用王局长的话说“已经失控”,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控制,不是我们不想控制,而是我们不愿伤了感情。从育人角度来讲,教育是没有界限的,既然大家在校外兼课了,就应该担负起你所承担的责任,也是在为霍邱二中树立形象,但你不能以降低本职工作质量,甚至以牺牲学校利益为代价,也就是讲你要种好人家的田,也要辛好自家地。但我们一直不明白,学校的本职工作也是工作,我们的学生也是学生,为什么我们的一些教师就是不能摆好这方面的关系呢?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很好地兼顾了学校工作与校外兼课,既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又在外维护了学校的形象。我这里要对那些在校外兼课的教师忠告几句,这次评优你们中的一些人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同时,从今年下学期开始,如果谁还在校外兼课的话,学校就不再安排课了!
  最后,我再来谈谈评价好教师的标准。我们知道,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水平是衡量一个教师业务能力的最重要的三个关键元素,而现在评价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业务能力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往往欠公正与全面。社会与家长,包括学校往往都会用这样的话去评价“好”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与学生斯守在一起……;学生却这样去评价“好”老师:听他的课的过瘾,和谒可亲……。而我却一直这么认为,一个“好”教师,从狭义上讲,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要占70%,工作水平只占30%,虽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工作水平所占的比重会有大幅度提高,但我们再有本事,工作态度马虎,工作责任心差,也是很难教出好学生的,至少所教的学生在人格上也是不健全的。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最新给出的“好”教师的标准是这样的:⑴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教学能超越课堂,扩展到学校和社会;⑵热爱学生,能创造互惠的情感,向学生传递温暖;⑶掌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教学方法模式库,有得体的教学方法,知道教什么?怎样教?⑷允许学生对学习过程负责,能唤起并保持学生的好奇心;⑸善于与他人合作;⑹学会对教学的反思。总之,有了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就不愁有好的教学质量,更不用担心没有高质量的生源。
  一句教育名言这样去比喻教师的工作,也叫教师“火柴”论,教师是一根火柴,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甚至无数倍的热量。这句名言实际上把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比喻的淋漓尽致,也是对教师“蜡烛”论的否定,教师不仅仅是燃烧了自己,照亮别人,而是不仅要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亮,也要让学生燃烧起来,也要发出光亮,绝不仅仅是照亮他们。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教师每个人都能成为能划得着的火柴,成为能点亮学生心灵的火柴,愿我们的学校早日腾飞,愿更多的学生在我们的感召之下,荡起修身养性和修业治学的双浆,驶向更加美好的远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