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公务员:盲目当分母不可取

国家考试动态2006-07-07 10:33:44未知

报考公务员:盲目当"分母"不可取
仅仅10天,仅仅是网上报名,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报名者就达36万人,而招考的职位总数只有7900个,竞争之激烈,不难想像(见11月2日《北京晨报》)。

公开招考,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无疑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政治成果之一。报考是每个人的权利,可看到以上那样的数字,那几乎微乎其微的机会,作为“过来人”,我实在有些高兴不起来。

几年前,笔者也和如今的报考者一样,跃跃欲试地报考北京某区级政府的副处级公务员,总共有几十个职位。那时候还没有网上报名这种形式,报名现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毫不过分。除报名填表外,还要求每位报名者买上两本复习资料,以备笔试之需。两本书大约在30~40元,我大概算了一下,仅卖书一项,招考部门就可收入几十万元。

及至坐在笔试的考场,我立刻有了“悔不该考”的感觉——仅我报考的这一个职位,参加笔试的竟达70多人。一个多月高度亢奋的精心准备,此刻一下子冷了许多。考完了,我再也没有过问此事的欲望,结局也可想而知。

公务员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对当今处于“求职难”大环境下的优秀青年来说,诱惑力不言而喻。但我觉得,这个“独木桥”实在太窄了,不如把精力放在机会相对较多的其他岗位上。另外,进了国家机关也并非入了“保险柜”,工作压力是一方面,自身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致使好不容易拼来的岗位轻易失去的也有很多。笔者一位旧同事,曾在公开招考中考入国务院某部委机关,当时大家都为他高兴。可是仅四五年就赶上该部被撤编,与其他部委几经兼并后,他最终走出了机关大楼,不得不进入了一家企业工作。

对于招考机关来说,“分母”太大其实也未必全是好事,除了工作量随之加大、招考成本增加之外,试想,看到这么多人报名,机会这么少,就算是确实优秀的人,也不敢将百分之百的热情与精力“赌”在这一条道上。因此,从客观意义上说,报名的人多,未必就能做到真正的“优中选优”。从这个意义上看,选择最优秀的人才,仅凭“公开报名,择优录取”等形式上的东西,没有一套真正科学的做法,还不太可能真正如愿以偿。(马龙生 )

《中国青年报》
“报考公务员:盲目当"分母"不可取”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