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案例

心理学2006-02-22 00:00:00未知

CCTV.com消息(共同关注):“天之骄子”这四个字,是人们送给那些经过了高考洗礼,幸运地走进了大学校门的“幸运儿”的。的确,除了“天之骄子”,没有更好的词汇可以形容他们所受到的关注、他们内心的自豪和骄傲。在很多人的眼里,大学是人生的又一个美好开端。可是有谁会想到,在这座象牙塔里仅仅学习生活了几个月,竟然有人想到了自杀。

  

玛丽(化名):我睡觉的时候,想到自杀。我感到是在楼顶,我以为床上是楼顶,心想跳下去算了,想跳的时候,一下子又抓住床的扶手,又害怕自己掉下去了。

  镜头中要轻生的这个女孩是南方某大学的学生,尊重她本人的意愿,我们在片中隐去了她的学校和真实姓名,暂且称她为玛丽。我们见到玛丽时,根本看不出她和其他的女大学生有什么不同,如果她自己不说,我们也根本不会想到她是一个重度的抑郁症患者。据玛丽讲,自己现在的真实心理,她的老师、同学,甚至同寝室的室友都不知道。

  玛丽(化名):他们都觉得我是一个很开朗,比较单纯的人。

  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掩饰真实的自己,玛丽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折磨。玛丽告诉我们,在高中以前,她一直非常优秀,也一直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可是进入大学以后,同来自全国各地的更优秀的同学和校友们相比,她觉得自己顿失光彩,原来的自信也一点点地消磨掉了。

 
 
 
 
 
 
  玛丽(化名):因为我觉得我以前很优秀,我就不愿意承认自己落到这种地步了。看到人家师姐,穿衣服那么漂亮,那么有气质,看起来像大学生,而我自己一点漂亮衣服都没有,所以觉得很压抑,就很怕失败,不想去做那些事情,躲起来,不想去面对。

  而加剧玛丽心理负担的因素还不仅仅是这些,她原本以为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到了大学之后就可以充分地享受生活,可是大学校园里的实际情况却让她大失所望。

  玛丽(化名):我以为上了大学会比上高中轻松一点,谁知道上了大学之后,看看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在赶作业,一个个都在做作业,都在很努力地学,我知道他们这么努力地学,肯定会比我好的,但是我又不想学。

  种种的压力和不如意,让刚刚进入大学校园不久的玛丽逐渐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玛丽(化名):大家讨论就业压力,讨论比如说入党,就是这些方面的压力,我就觉得自己做不来,就很怕,而我觉得家里人很希望我这样做,我做不来,所以我就很烦。

  一次偶然的机会,玛丽了解到,学校的心理教师曾帮助不少学生走出了心理的阴影,于是,她找到了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

  玛丽的心理辅导老师:她经常晚上很难入睡,睡眠质量不是很好,吃饭没有胃口,吃不下饭,明显显得很消瘦,她经常觉得很孤独,很孤单,情绪一直都非常低落,甚至想过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想自杀。

  现在,玛丽每周都抽出半天的时间接受心理辅导老师的治疗,在老师的帮助下,玛丽正慢慢地走出心中的抑郁。

  马克,今年22岁,三个月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面对我们的镜头,他很坦诚地告诉我们,自己也曾经是一个人格分裂、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马克(化名):在学校时,我当着大家的面说了,其实我是一个人格分裂者。我在小时候或者到高中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想,甚至亲手去把一些小动物撕成碎块,活生生的小动物撕成碎块。

  马克说自己从小就不太受同学欢迎,因为他语言比较偏激,容易激动,有时候和同学讨论问题,往往因为一言不合,就会吵起来。

  马克(化名):有一次复习的时候,把一个题目反反复复去问人家,把人家问得烦躁了,然后就随便地说了我一声,那时候受了一点刺激,爆发了出来就是很生气的,一拍桌子,骂出口,跟人家顶了起来,骂到后来真是不可开交。

  马克说,在他身上共有五重人格,他所说的“黑暗人格”只是这五重人格中的一种。

  马克(化名):一共五个,一个“黑暗的人格”,一个“小孩子的人格”,一个是像那些“男子汉大丈夫的人格”,还有两个“女性的人格”。

  五重人格下的马克生活在很痛苦的状态中,按照他的描述,五种人格中的黑暗人格经常引导他看到太多的社会黑暗面,他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现状让他感到害怕,就业的压力更让他迷惘,为了逃避现实,进入大学后不久,他就开始沉迷到网络中寻求慰藉。

  马克(化名):要找渠道发泄。但是跟父母讲,他们又不了解,又不理解,所以没办法,就在网上找渠道发泄:看小说,一些负面的小说,负面的信息,在游戏上不断地欺凌弱小,杀、打,搞的血流成河,那样去发泄。其实有时候我自己玩游戏,在网络上流连的时候,真的很不开心,很疲倦,但是又要继续下去。

  走近片中这两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受,反正我是感到非常吃惊。说起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家可能还不会忘记发生在前两年的清华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天津医科大马小明杀死父亲和奶奶,以及今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同学等等案件。在今年的五月份,北京一所高校的两名大学生仅仅因为谈论谁的专业好谁的专业不好,一言不和,竟然大打出手,导致一人死亡。据专家说,这些同学之所以会走上这样极端的道路,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又无法排解所致。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今年的新学期起,教育部要求全国的一百多所部属院校对入学新生进行统一的心理测试,同时还在部分地方高校中进行了心理测试的取样,我们的记者在广州采访时,广州大学正在进行心理测试的取样。

 
 
 
 
 
 
  记者:刚才你做这个中国大学生心理测评量表,做完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学生(一):我们平时生活和学习都非常的繁忙,可能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都不懂得怎么样去处理,怎样去抒发,可能存在心理上的障碍。

  学生(二):让我开始面对而且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学生(三):我来自农村,大学里很多都是城市的同学,我们和他们在一起,很多东西都没有见识到,他们可能在很多方面比我们做得更好,我们在心里感到有一些自卑。

  广州大学的心理辅导中心主任章明明告诉我们,最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凸显出来,大学生对心理辅导的需求也在逐年攀升。

  章明明(广州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心理辅导)选修课是从98年开始的,最早选我们课的时候,当时报名的我记得只有30人,后来逐渐递增,现在主动报名的有700人,结果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情感世界》是1999年创办的心理类节目,在全国大学生中影响比较大,很受欢迎。节目创办以来,每次都能收到很多大学生的来信和电话。

  《情感世界》栏目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每次来信来电都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反映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其中尤以刚入学的新生和处于毕业找工作阶段的学生居多。几年下来,他们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还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魏漫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会新闻部主任):(早些年)那时候大学生想自杀,或者有过激行为,多半是因为失恋、同学关系处理得不好这样的问题,这两年可能是压力,承受的压力大了,比如说学习不好了,自杀或者他杀的行为,主要是压力导致人情绪的焦躁。

  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多的人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在一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里,两年内就有十几个学生因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休学或退学。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们承受如此巨大的重负呢?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马克,目前已经顺利参加工作,马克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多重人格,得益于他能主动寻求心理救助。他选修心理辅导课时从未逃课,参与的姿态也都非常积极。心理学知识使他的五重人格成功地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他的多重人格呢?

 
 
 
 
 
 
  章明明(广州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主任):人格形成最关键时期是三到七岁,这个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人格最重要的因素。他当时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他的父母虽然爱他,但是他们不懂得爱,非常专制,比如说他的爸爸经常打骂他,不懂得尊重他,他的妈妈,他的奶奶,用一些非常伤害自尊心的,比如说甚至用一些“你是一个罪犯”的字眼去刺激他,伤害他。

  甚至有一次,爸爸把犯了错误的儿子摔到街上,并且说再也不要他了。

  马克(化名):在那一件事情上,黑暗的人格就开始真正的成型,成型之后就开始出现,虽然是小孩子,但是有时候会蹦出一些念头,要放火杀人,现在想起来挺幸运的,虽然黑暗的人格成型了,但是很幸运,那时候又分裂了一个“小孩子的人格”出来,就是那个“小孩子的人格”害怕被惩罚,还有一些很善良的想法、性格,可以说是阻止黑暗人格行为的爆发。

  玛丽和马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了不可忽视早期心理教育的结论,这一点,如今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

  为什么相对来讲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比较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莫雷认为,因为大学与中小学的学习、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很多在中小学十分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会发生地位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他产生巨大的不平衡。还有的是他过去有一部分心理创伤,中小学时心理环境很好,没有表现出来,一到大学,就会因为各种情况引起不适而爆发。

  莫雷(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婴幼儿开始,要整个社会都形成那种理念,第一形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二当心理出现不平衡状态的时候,能及时得到疏导,使他回到正常的心理状态,现在,各级部门和整个社会已经注意到应该怎么样从全程来考虑心理健康问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