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时节又来到,应聘纷纷出奇招。最近有新闻爆出,有女学生邀请其北大“男友”帮忙推荐自己的简历。而这位“男友”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为这只是该女生从网上结识的“应聘伙伴”,两人约定一旦用人单位对“男友”的简历表示出浓厚兴趣,他会适时大力推荐其“女友”。而作为“女友”,她负责帮忙解决其“男友”的住宿饮食。你对这样的应聘招数如何看?吸引招聘官,你有何高招?
我的男友也会帮我推荐简历
□贺小姐23岁应届毕业生
我觉得这个女孩子的做法我可以理解。现在求职竞争之激烈,看看每次招聘会的架势,你就知道了。每次都要先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才能入场。进了场地,每个热门应聘单位前面投简历的队伍也是浩浩荡荡。所以找个同伴,拜托他投简历的时候一块儿帮你投一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同伴够熟悉,自然也会帮你跟收简历的人多美言几句。
我的男朋友,今年研究生毕业,他投简历的时候会帮我投,并且也会代替我当场回答一些问题,努力证明我是适合这个职位的。我想我和那个女孩子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是真正的男女朋友,帮助出自内心。而我们的目的都一样,希望多争取到一个面试的机会。虽然那个女孩子的做法不太诚实,但我相信她本意不是想去骗人。
我和我男朋友互相帮忙投递简历,增加了自己进入第二步面试的几率,同时也增加了我们自己找工作的信心。想到还有一个人在帮你一起投,心里踏实许多。而且投简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会有层层笔试、面试,都得靠自己的实力才能走下去。其实,要应聘成功大部分还是要考你自己的。所以,我相信要淘汰的自然会被淘汰,求职的流程基本上是公平的。如果那个女孩子技不如人,最终也是会被淘汰的。如果她胜出了,跟他雇来的男友也无太大的关系。
让考官记住,我有一招
□丁一23岁毕业生
找工作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招聘人员记住你,也是一门学问。新闻里提到的女同学让假男友推荐自己,虽情有可原,但却不值得提倡。我的办法是强调自己的名字,让考官记住你。
提到歌手王蓉,谁都会哼上两句:“我不是黄蓉,我不会武功,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爱情。”一曲《我不是黄蓉》让大家记住了新人王蓉。流行乐坛新人辈出,能被人记住才能打开市场。这办法被很多人拷贝,《吴克群》、《我很张含韵》、《陈好》等音乐专辑都在名字上玩功夫,最后人红歌红。
说了半天,其实道理都一样,很多场合,要的就是被人记住,几分钟的展示能包含多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呢,多花一些时间在自己的名字上,等到一圈面试结束,考官惟独对你的名字还有些印象,那岂不就是胜券在握?
这个道理,我一直都在不断地论证其可行性。上几个月学校学生会改选,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填选票,每个候选人只有一分钟时间演讲。有个小姑娘这样自我介绍:“我叫刘小莉,不是吴小莉。”演讲结束之后,又重复了一遍“我叫刘小莉,不是吴小莉”,很多人对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她的名字下面画了圈。
面临找工作,我也不失时机地用上这个办法。我叫丁一,瞅准机会,我会抛给面试官一个问题,能不能找出一个比我名字笔画数还少的名字。面试官微笑的瞬间,我就知道,他们记住了我这个名字笔画数最少的丁一。被记住了,我离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
诚信是应聘的必要条件
□Julia n26岁外企HR
有的毕业生为了争取到面试的机会,会把不属于自己的荣誉、头衔、经历加到自己的简历上。就算事实证明他是个能力很强的人,我们也肯定不会录用他。用北大“男友”作噱头给自己的简历加分,同样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一个人的能力没有诚信作为基础,它的能力也是无用武之地的。
我觉得如果想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使自己的简历在那么多人中“跳”出来,不妨可以找自己的老师、专家写一封推荐信,把它附在简历的后面,这些有一定社会经验与地位的老师的推荐可要比一个北大“男友”的推荐来得有力度。而且如果你能说服这样一位前辈来担当自己的推荐人,你自身的能力也是值得重视的。
变通的推荐高招
□云云27岁医生
网上招募“应聘伙伴”引起关注是因为它是目前招聘模式中的新招。“男友”与“女友”是两厢情愿的互助;应聘者的简历也没有弄虚作假;把专业不对口的“女友”简历“挪到左侧较少的一摞上”也是招聘方自愿的。如果我们把看待事情的标准从“对还是错”换到“合法还是违法”,招募“应聘伙伴”是合理合法的。
其实在招聘会上,招聘方对应聘者没底。此时第三方“男友”的大力推荐自然就增加了招聘双方的信心。所以,比招聘会更好的招募人才方式是推荐,特别是“师长推荐制”,我哥哥就是手持导师的推荐信找到合适的公司就业的。“应聘伙伴”这种变通推荐是招聘方式转轨时期的特有现象,是情理之中的,不必大惊小怪。
不要动歪脑筋
□周小姐26岁公司职员
为了能够多投出一份简历,毕业生们不惜使出浑身解数武装到牙齿,这在我自己求职的时候已有深切体会。就业压力大,毕业生们出此下策纯属无奈,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仿佛又想起了去年推销自己的那段艰难日子。招聘会上,很多摊位只有几个招聘名额,但收到的简历却成百上千,客气一点的,他们会把成堆的简历运回单位再做筛选,而有些单位当着你的面就把简历退回或者直接扔到一旁,明摆着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招聘会结束,经常是满地简历,那是多少学生为了推销自己而精心制作的啊。有什么办法呢?
于是,很多同学动起了小脑筋,如何让招聘单位给自己一个入门的机会。同班同学的简历进去了,连忙自荐师出同门;有的直接在简历封面上印上名校、三好学生、学生干部等关键词,让招聘单位一目了然;有的采取蘑菇战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招聘人员把自己的简历从淘汰的一堆拿到入选的一堆。一场招聘会简直就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贴身肉搏,要想在千军万马当中脱颖而出,不动脑筋想点办法还真的不行。不管是直线的还是曲线的,能吸引招聘单位的目光,获得最初的入场券就算是初战告捷了。
不过,那位女同学为了获得“北大男友”的推荐,居然炮制出一个子虚乌有的男友来冒充,这明摆着是欺骗行为,耍这样的手段未免被人瞧不起。想留住别人的目光,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靠这种小伎俩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用欺骗的方式又暴露出不诚信的一面,这样的人何以获得用人单位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