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士硕士走进自学考场

考试动态2005-12-19 16:32:56未知

 高学历者报名苦读

    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的青年法医张晓彤,是几年前法医病理学研究生毕业后被引进上海的,工作以来一直干得得心应手。但就在上周末,他悄悄报了名参加华东政法学院法律本科专业的自学考试助考班。

    早就拥有了硕士学位,为何要“降级”再读本科?小张的解释很实在:“作为法医,我感到在拥有病理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法律专业知识,工作将如虎添翼。”

    如果说,硕士参加自学考出人意料,那么博士教授同样自学考本科,就更是新鲜事了。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一位拥有教授头衔和博士学位的教师,通过了华东政法学院的法律自学考,捧回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这位人过中年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之所以在教授之余,重进课堂攻读,原因同样仅一条:“充电,让自己开设的新课程与时俱进。”

    报考人数从未萎缩

    我们眼中的这些“意外事”,在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金彪看来,早已算不得新鲜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参加自学考试,其中甚至包括退休老人,目的都不为一纸文凭,只求进修充电再上层楼。

    1982年,国家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后,这项考试曾长期被赋予“国家学历考试”的特质。那时,从“文革”期间被耽误青春的,到改革开放后因门槛过高而高考落榜的,几乎所有参加高教自学考的学生日以继夜勤学苦读,都只为补出一纸文凭,解决就业、升职等前程路上的学历难题。

    近年来,随着全日制普通高校和成人大学、电视大学等的扩招,许多人曾预言,作为单一学历教育考试,且“宽进严出”的高教自学考将生源不济。可实际截然相反,在上海,高教自学考的报名情况人数从未萎缩,每次都保持在十七八万人的高位,始终不失“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高教考试”的地位。

    学习精神推动发展

    金彪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上海学习型城市的特质初现端倪,市民们自学进修、自我提升、自行拓展的热情不断高涨,推动着高教自学考试由单一学历教育考试,转化成为新老市民“继续教育的平台,终身学习的课堂”。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自学考试被求学者主动赋予“非学历”的诉求,表明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注重自我修养、追求自我提升。

    徐汇区田林新村退休市民林鸿飞就是这平台上的一员,他说:“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实现终身学习,乐在其中。”

    【相关链接】

    自1982年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以来,上海已进行了46次考试。至2004年末,全市已有近12万考生通过本、专科考试,取得学历。这意味着23年来,上海通过高教自学考试的形式,不花国家一分钱,培养了几乎相当于两所普通高校规模的大学生人才。同时,高教自学考的科目也从最初的6个专业,扩展为70多个,遍及文、理、工、商、法、医等各学科领域。

    市教育考试院的统计分析表明,在上海近期的几次高教自学考试中,26岁以上的中青年考生总是占据三成以上,且比例仍在提高,其中不少是工作较稳定的干部、军官、教师等。选择自学考试的人群中,退休职工、农民和非上海户籍的外来打工者,已从“凤毛麟角”变为“不乏其人”。

    上月举行的最近一次考试中,约5万考生在已拥有各级大学文凭。其中,1万多专科生仍报考专科,2500余位本科毕业生仍报考本科,甚至专科。

“上海博士硕士走进自学考场”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