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改革不应漠视民众“情绪化”的质疑

公共财政2006-03-03 00:00:00未知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发表言论认为,目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确面临着崭新的阶段,需要对过去进行认真的反思,对未来进行慎重细致的规划。在这个时刻,每个经济学家都有责任为这种反思和规划提供自己专业性的思考。(据《中华工商时报》)


     对于常常处于争论焦点的我国改革而言,的确需要对现有的众多问题作出深刻的反思和真实的批判、分析。如同吴敬琏所言,每个经济学家都有提供专业性思考的责任。但很显然,对改革的反思和规划,不仅仅是经济学家的责任,改革需综合考虑各种专业性意见或直观性的声音,需要其他行业贡献出自己的“专业性思考”。


    在我看来,对我国过去改革的反思,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不能完全以经济学思维来设计改革方案。相对于其他专业和行业而言,经济学无疑具有更强势的地位。于是我们看到,基本上每个行业的改革,都缺不了经济学的声音。要么是经济学家的思路直接被采用,要么是其他行业的专家们,完全借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形成本行业的发展思路。所以我们看到,经济学思维常常超越行业的基本规律,决定着改革的方向。


    比如当初的教育产业化问题。这个改革方案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经济学的思维,而且可以说是简单的借鉴。改革方案过多地关注这个政策能拉动多大的内需,并且把学生当成数字,将这些数字乘以每个人交的钱,就成了教育的收益,就可以用这笔钱带动内需的增长。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且对经济学的借鉴也出现了偏差。


    而在原来的医疗改革方案设计中,对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寄予了过多的期待,似乎有了竞争和选择,这个行业就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健康运行。但我们看到,结果并不如我们所愿,那只“手”消失得无影无踪,并没能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调节作用。


    在其他很多行业的改革当中,经济学思维往往占据着过于重要的地位,而行业规律却被抛到脑后。可以说,我国改革中的现有问题,有很多都不是经济学思维所能解决的,而更应该加大社会科学在其中的话语分量,更多地尊重行业内部的发展规律。


    二是正确对待对改革的质疑之声。近来,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都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来自民间的“非专业性”声音,也有来自其他经济学家的“专业性”声音。


    实事求是地说,声音大并不一定最有理,那些对改革的质疑并非全部都很科学合理。但对待民间的“非专业”声音,我们却不能简单地以他们不专业就忽略。因为,这些人对改革有着最直接的感触和体验,他们对改革成败的评判,哪怕完全是情绪化的,都应该重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