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宏观调控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其有力、有效,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坚持“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稳妥地将各项调控措施落实到位。
果断有力,就是发现问题当机立断,执行起来不含糊。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中央见事早。在去年非典过后就陆续采取了一些宏观调控措施。今年以来,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果断地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清理整顿开发区,加强土地管理,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严格市场准入,清理违法违规滥上项目等。正是由于中央发现问题早,决定果断,措施得力,才有效地控制了投资过快增长,继续保持了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适时适度,就是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不搞“急刹车”。对这次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控制和紧缩。这次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二是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煤电油运等薄弱环节。
区别对待,就是从实际出发,分类施策,该控制的坚决控制,该支持的坚决支持,不搞“一刀切”。整个宏观调控既有总量控制,也有结构性调整,两者是紧密结合的。为了遏制投资需求过快增长的势头,实施总量控制是完全必要的。没有总量的控制,结构调整就无从谈起。但与此同时,要注重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这次宏观调控要求我们双向使劲、抑扬有致。既要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又要切实加强和继续支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要继续给予支持;既要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不仅要重点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还要加强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注重实效,就是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不规范的实际情况,注重经济办法,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重视发挥政治优势,因症施策,确保收到实在的效果。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比率,就是运用经济调节手段;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认真清理在建项目,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审批项目等行为,主要是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当然,使用行政手段也要注意依法行事。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全党全国一盘棋,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维护宏观调控的权威性、统一性和有效性,确保中央宏观调控政令畅通。
加强宏观调控的这几条基本原则,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我们要注意全面领会,统筹兼顾。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使之有利于当前发展,也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经济全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明显成效充分表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正确、有效的,调控的艺术是高超的。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的是好的,既有效缓解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又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发展这个好形势,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有保有压,有抑制有发展,既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和盲目发展,又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21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