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语言教育2006-09-05 14:37:07未知

A 优势多多,不可取代

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主持网站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的各种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拓展教育时空。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融合课程)和心理咨询门诊。由于是在固定的时空中主要以书籍活动为载体,以口头讲述为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故不仅信息传播的范围极为有限,速度比较缓慢,且学生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只要信息交流双方与互联网络想连通的,就可以实现及时的对话,且不需要考虑地理位置。这种灵活、快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仅使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区和学校的学生也能及时接受教育,且使他们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解决自己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增多服务对象。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只能在一堂课中教几十名学生;许多学校由于这类教师的匮乏,尚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正常开设。在传统的门诊心理咨询工作中,一咨询员一次只能接待一个来访学生,由于人力资源和时间方面的原因,要想满足全体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几乎不太可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福音:网络能将许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连接起来,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网络的快捷复制方式可使一位咨询员能“同时”接待多位来访者。网上的团体咨询或辅导,将能使服务对象大大增多。

三是降低教育成本。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无论是专门课程的开设,还是辅导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还是教师的专业培训,都需要投入较多的师资和经费,即需要一定的运作成本;就学生个人接受的学费、杂费等外,到心理咨询室门诊是应该交费的。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个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和学校运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都得到了降低。比如,心理测试量表的网上使用可让来访者随时自测增进自我了解,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在必要时寻求帮助。网上测试与传统笔纸测试相比省时、省力、省钱,诊断分析也更为便捷。再如,电子邮件在物理时空中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发送和接受,它既省去了许多麻烦,堪称既经济又便利。此外,教师在网上的学习和培训,其教育经济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

四是促进心灵开放。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由于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传统偏见,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有的闭锁性,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无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还是在心理咨询门诊中,都不愿或不敢暴露自己,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学生甚至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鸵鸟政策”,讳疾忌医,不敢去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于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与他人距离较远,因而有一种安全感,愿意作更多的自我袒露。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学生不必担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因而可以直接而真实地表述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减少传统心理咨询中阻抗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五是提高教育质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切心理教育都要归结为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作为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它必须积极调动起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保守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则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心理教育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难望其项背的: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既能以求助者的身份出现,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服务项目;又能以助人者身份出现,通过BBS、电子邮件、线上交谈、网络新闻组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网上的心对心的交流所构成的互动,可以增进学生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的目标。这种“他助——互助——自助”的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B 弊端明显 不容忽视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生事物是随着现代网络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它在充分显示自身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优势的同时,也暴露了其某些不足之处。一是耗时多。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网络交互的速度取决于双方录入的速度,不言而喻,这远比双方面对面的言语交流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二是屏蔽信息。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咨询者二是屏蔽信息。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咨询者(或辅导者)和来访者(或受辅者)双方的信息交流除了言语通道外,还有非言语通道。非言语信息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咨询者(辅导者)对来访者(受辅者)的热情、尊重、关心、理解;真诚,以及咨询者(受辅者)表现出来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知觉水平、行为方式等,往往都通过非言语信息表达出来。这些非言语信息或伴随着言语行为出现、补充、修正言语内容;或独立地出现,传达了“言未能尽或”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信息。在目前网络心理咨询(辅导)中,上述非言语信息还不能为咨询双方所感知,而主要靠言语(图)来达到咨访双方的沟通,从而建立起双方的联系。换言之,大量对心理咨询(辅导)有价值的非言语信息都被屏蔽了。

就言语信息而言,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常是使用月头语言(有时也使用文本语言)进行会谈。会谈作为“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的对话式交流”,包括倾听和影响两个方面。倾听包括充分运用开放式提问、恰当运用封闭式问题、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准确运用说明、有效运用情感反映等技术;影响包括指导、解释、忠告和提供信息、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等技术。然而无论是倾听还是影响,都要借助于语音、语调、语气技巧(诸如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音域、转折、速度、腔调等),来传达“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网上心理咨询(辅导)通常使用网上文本语言(当然,有时也使用口头语言)进行会谈,网上文本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更注重语词、逻辑、修辞、文采等,表现出一种抽象化和理性化倾向。概言之,在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大量对话心理咨询(辅导)有价值的言语信息也被屏蔽了。

三是安全隐患。由于目前技术上的局限和管理方面的漏洞,使得互联网上侵害行为层出不穷,而电子邮件的泄密问题,收发对不上号的乱码问题也屡见不鲜。上述安全问题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毋庸讳言的负面影响,因而有待进一步解决。

C 网络建设 必须重视

上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说明它应该且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足之处则说明它尚有不少有待完善之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青少年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建议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网站。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可考虑在尤网站上设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主页。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以实现各网站或主页之间的互联,并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

二是开展工作。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线辅导与咨询、在线交流与讨论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等多种形式的整体配合。应重视应用网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与辅导工作。此外,还应重视家校联网工作,如为学生家庭提供必须的学生心理健康资料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正反面家教实例、家庭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等),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是提高素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上网者有一定的文化和技术;既能通晓电脑操作的基本程序和种教育的主导者的教师来说,情况更是如此。为此,帮助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提高网络文化科学知识和操作能力,也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四是加强引导。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学生带来增进心理健康的福音也可能造成“网络成瘾”等心理伤害,甚至成为心理健康的高科技杀手。网享受、快捷友好的界面操作、引人入迷的刺激情景,对于青少年来说,常成为一种不可抵抗的诱惑,使其长时间地被吸引在网络上,以致产生迷恋和依赖心理而不能自拔。对此,英国学者克里夫希斯曾对38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研究,发现有33%的人对网络成瘾,表现出视力下降、头痛和影响学习。我国学者的研究则发现,“网络成瘾”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终日沉迷于网络中的学生,其人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懦弱、自卑、焦虑、退缩、孤独,伴发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意志薄弱、记忆减退、思维迟缓,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消化功能不良,失眠、头痛;恶心、厌食以及品行障碍等,甚至会消极自杀。明乎此,我们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上网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端正其上网动机,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避免“网络成瘾”现象出现。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心理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以避免其对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污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