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语言教育2005-12-20 14:13:01未知


    一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 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 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 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具有相对性。任何 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语文教学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绝对坏的方法。正 如巴班斯基所说的: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 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都妨碍达到另一 些目的。其二,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态度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教师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 ,就越能找出适合特定情况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设备的多样化、现代化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能。其 三,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 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其四,具有多样性。正因为语文教学内容、目的呈 现出多样性,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 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语文教 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 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应是: 
    第一,坚持启发式。启发式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 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启发式不是具体的教学 方式或方法,而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教学方式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但其本质都应是具有“启发性” 的。坚持启发式原则的关键在于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既要尊重学 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不放任自流。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启发学生“内在动力”上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 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 
    第二,坚持最佳组合。现代教学方法一般认为教学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这种高度概括的教学任务对选择教 学方法具有方向性的意义。语文教学方法的特征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内容所决定的,对教学方法的选 择直接起作用的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顾及到具体教学目标的规定。对教学方法的优 选和组合应注意它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实践性和迁移性。 
    第三,坚持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 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 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 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 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 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 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 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 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 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 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 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 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 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 。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 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翻译式串讲的特点与古文今译相近,但又有所区别。首先,古文今译是把古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译成现代汉 语,不能有遗漏,翻译式串讲则是有选择的今译,只把那些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译成现代语言,而那些只需 解释个别语词就能读懂的句子则不必翻译,因此在形式上比古文今译要灵活一些。另外,古文今译既要求忠实 原作,又要求译出的文字通顺、流畅、准确,尽量反映出原作的风格特点和感情色彩,浑然一体,读来朗朗上 口,不能有支离生涩、前言不搭后语、文气不贯的感觉。而翻译式串讲,由于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 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联贯性,只要能通顺、准确地解释出全句的意思,就基本上算达到了目的。 
    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 。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 边活动,避免繁锁,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 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第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 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 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 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 。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第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 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 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 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 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大体经过三个过程:首先,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 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这 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 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 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其次,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 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 感交流,产生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 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领其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作 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 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三类系统中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其出发点和落 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一般说来,对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向学生示范的方向发展,把这些方法最终变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要注意发挥这些方法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得纯熟而有成效。对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教与学 相结合的教学威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 的开展,我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 。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 应处理好两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 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 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这里“教”是前提,“不教”是目的;要想达到“不需要教”,必须先教。教的过程既传授知识又教给方法 ,特别是方法的传授必须讲解。欲以“不教”之手段达到“不需要教”之目的,是绝对不可能的。教师要将自 己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将二者统一起来。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无论是学法的指导实践,还是教法的选 择和运用,抑或学法运用中的教法指导,以及教法指导下学法运用,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附教法于学法之 表,两者无不贯串着这种统一。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揭示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特殊运动规律,不仅反映了教法有其自身的特色,渗透着学法 指导的因素,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不可分。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表明了现代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它将不断推动教学方法 系统的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应注意继承。继承是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 的联结纽带,它客观存在于语文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全部进程中。唯物史观认为,没有继承,便没有发展和创 造。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在此前的教育教学基础上逐步 丰富的,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尤需重视继承,在批判的继承中严格选择,不能丢弃传统的精华。 
    创新是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每一种教学方法从来都是在个体或群体的创造中 发现出来的。人类智力的开发离不开创造,教学方法的发明创造又赋予智力开发以新的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 和运用重在继承、贵在创造。我们在重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同时,善于学习中外先进教育理论,在继承的同时 ,注意创新。 
    应当指出,处理好上述两种关系,并不等于适应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就自然产生了,它还需要经过 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开展,一种集中广大 教师智慧之光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一定会诞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