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之后中国的粮食产业对策

期货市场2006-04-17 00:00:00未知

  粮食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入世之后,我们的粮食产业究竟会面临怎样的竞争对手? 
  
    日前,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等主办的"WTO与中国粮食市场论坛"上,记者走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局、中国期货业协会的专家,以及大型粮食跨国公司美国嘉吉公司、法国路易·达孚公司和舒福莱集团公司的相关人员,请他们为"洋对手"画像。谁是国际粮食市场的主导者 

  入世以后,无论是国内的粮食管理部门,还是粮食企业,都需要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观察市场竞争环境。在国际市场上,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粮食产业的主导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程国强:我经过多年的研究观察,认为能够主导国际粮食市场方向,并能够制定国际粮食贸易游戏规则的应该是来自四方。 

  第一方是美国,它在国际粮食市场是一个起垄断作用的超级大国。 

  第二方是凯恩斯集团。"凯恩斯集团"就是在1986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美洲、东南亚的一共15个国家,为了对抗垄断而组成的一个国际联合的粮食产业组织。这些国家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农业资本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外贸出口支撑着他们的国内经济增长。 

  入世后,中国的粮食企业就将直接面对来自美国和凯恩斯集团的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高度组织化的行业协会。第三方是日本、韩国市场。这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净买方和进口方的代表。入世以后,我们能不能开发好这些国家的市场,意义重大。 

  第四方,与日本、韩国市场类似的俄罗斯、东南亚甚至部分欧盟市场。 

  "洋对手"谈市场策略 

  专家们认为,国内的粮食品种中受冲击最大的将是玉米、小麦、大豆。入世后,对农产品将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国内粮食价格高而品质较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内粮食企业如何迅速长大,熟练地运用国际规则,在国际贸易中回避风险,发现价格,引导农民调整品种结构,显得十分重要。法国路易·达孚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总经理助理张红晨:进入国际市场,要准备的第一点就是如何防范风险。不客气地说,中国当前粮食企业风险防范不太高明,他们主要防范客户风险,就是发货后能及时拿到货款,不被欺骗。但却不重视防范本质的风险即价格风险,而国际市场上价格风险是很大的。 

  如何防范价格风险?国际市场上通常是用期货、期权的办法。从我们公司的实践看,这十分成功。 

  期货的重要功能一个是套期保值,冲抵现货市场价格变动风险;再一个是发现价格,对现货市场有指导作用。而期权是在期货之上的一种交易的权利,能起到期货有时起不到的回避风险的作用。法国舒福莱集团公司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理李博:前不久我们投资了一个农业网络"世纪农网"。这是我们应对中国入世后的一个重要策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我们可以给中国的客户提供市场信息,了解我们的企业,实现其他途径难以达到的目的。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世纪农网,我们就搭建了一个进行国际贸易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的效率,节省大量费用,进入无纸化交易的时代。 

  国际市场不是自由集市 

  现在许多人认为,入世后"洋对手"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在中国粮食市场上横冲直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专家们认为,国际粮食市场并非自由集市,它有一整套规则,熟悉掌握这一规则,我们就可以和洋对手平起平坐地在谈判桌前谈判,而不是俯首贴耳地站着。常清(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金鹏期货经纪公司董事长):1990年,我到日本,发现日本的大米很贵,就想办法把中国大米搞到日本来卖。我忙了一年,却发现一粒大米也没有进去。人家用的办法是技术壁垒。 

  日本是WTO成员,日本政府用技术壁垒的办法充分利用了WTO的游戏规则,保护了国内市场。比如日本制定了《食品卫生法》、《植物防疫法》、《家畜传染病法》,不符合这些法律上的标准,你就是不合法,就不能进入他的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程国强:当洋对手对你的市场竞争采取限制措施时,你一定要研究规则,利用规则谈判,对跨国公司采取反限制。这主要基于一点,WTO的农业协定的基本框架有两个基本作用,它一方面追求自由贸易,希望所有的国家都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也考虑公平贸易问题,这就可以将发达国家农业部门所提供的巨额补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避免他们对国际市场产生扭曲作用。 

  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政府和企业一定要学会谈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