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林畲毛泽东同志旧居有感

心得体会2022-11-12 05:30:07未知

第一篇:观林畲毛泽东同志旧居有感

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观林畲毛泽东同志旧居有感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作为“风展红旗如画”的老区苏区,福建三明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恰逢建党一百周年,我们来到三明市首批“中央红军村”清流县林畲镇林畲村,更有不同的感受。

进入林畲村,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红旗,漆画着革命故事、革命标语的房屋,在如此环境的熏陶下,我们走进林畲毛泽东同志旧居,瞻仰回望这里的革命故事。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经连城入清流,途经沙芜、余朋、温郊抵林畲,宿营于此,进行部队休整、筹集军饷和补给,研究分析敌情和朱德部队行动方向,制定战略决策;在此期间实践古田会议决议,通过发动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纲领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救治病孩,进一步明确红军使命、树立了革命信心。

旧居内一段段标语、一张张旧照、一幅幅场景、一件件抗战物品犹如一篇篇波澜壮阔的历史诗篇,再现了党领导三明清流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记录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而历史背后蕴含的红色文化、革命精神更是让人为之动容。

一是坚定理想、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讲解员说到,在林畲镇内有一座革命烈士墓,每逢清明节,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前去祭扫。这座烈士墓,是曾富良和曾其应、谢玉姬一家三口的衣冠冢。80多年前,曾家上下共6口人,5人参加革命,为革命献出了三身四命。然而,为革命胜利流血牺牲的却远不止曾家一家。林畲镇内家家挂红旗,村村有烈士,革命先烈们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林畲人民是以自己的重大牺牲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在这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彷佛印刻在当地人民的骨子里,不论是在腥风血雨的革命年代还是激情燃烧的建设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于党的事业、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才换来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二是勇于开拓,为了人民利益敢闯敢拼的革命精神。“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闽西转战赣南,在进军途中写下了这首《如梦令・元旦》,描绘了“风展红旗如画”的革命前景。其诗歌背后蕴含的是对革命困难的毫不畏惧,是对革命胜利的强大自信,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开拓的雄心壮志和强大力量。正是这种勇于开拓、敢闯敢拼的革命精神,正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共同奋斗,我们才一步步壮大了革命队伍,革命才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了“风展红旗如画”的展望,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富强,我们才能过上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

三是胸怀群众、爱护群众、人民至上的革命精神。旧居内尚存留有许多红军七师一团、红军十二团等红军刷写的标语,如“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农民起来打土豪”、“设立工人夜学免费读书,反对军阀压迫革命”等等,简洁有力、掷地有声的标语背后,体现出红军始终胸怀人民群众。毛泽东带领红军队伍在林畲镇帮助贫困群众,救治病孩的故事更让我们感受到红军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悉心爱护。一路走来,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困难和灾害最前面的,始终是广大党员。在这样的历史故事中,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秉承的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深邃意蕴。

路走对了,就不怕苦、不怕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路、迷失去处。回望过去,闽西的革命先辈们以赤子之心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夺取新中国的胜利而奉献终身,成为中国人民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永不懈怠、永不止步,方可展望未来、赢得时代、一往无前,为中国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杨诚威

第二篇:参观毛泽东旧居有感

参观毛泽东旧居有感

参观毛泽东旧居有感

上海不仅是一个时尚的大都市,还是一个革命之都,很多地方留下了革命家们奋斗和生活的足迹。我以前就参观过周公馆、韬奋纪念馆、鲁迅故居、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等等。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茂名北路上甲秀里的毛泽东旧居,探寻老一辈革命家走过的足迹。

还未进入旧居,就有一组雕像映入了我的眼帘:手拿书卷的毛泽东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妻子杨开慧怀抱幼小的毛岸青站在他的身后,他们的长子毛岸英正在旁边嬉闹。多么温馨又幸福的一家人啊!道路一转,我看到了旧居对面墙壁上雕刻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长征》、《西江月·井冈山》……每一首诗词都那么刚劲而有力,透露出毛泽东心中无限的革命激情。

进入旧居,听了讲解员的解说,我才知道了这里是1924年2月到年底毛泽东一家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看这里!这是客厅,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也是和同事蔡和森、向警予探讨工作的地方。看那里!那是前厢房,是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的卧室和书房。瞧那边!那是杨开慧母亲照顾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卧室。再看里面!炉灶和锅碗瓢盆应有尽有,仿佛有阵阵饭菜香气飘来……

上到二楼,这里是个展厅,展示了毛泽东的革命经历,既有手稿、图片,又有实物、遗物,还有显示屏模拟显示,真丰富呀!瞧,那是什么?凑近一看,原来是海军长江舰的模型。听讲解员介绍,它是第一艘上海建造的战舰,1930年建成后,点燃了中国海军的新希望。就是在这艘战舰上,毛泽东发出了建立强大海军的号召。现在,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毛泽东的愿望也在逐步得到实现。

二楼展馆的一侧有一处毛岸英史料实物陈列馆,讲述了毛岸英光荣而短暂的一生。他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幼小时候历尽磨难,却更加坚强;长大后,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奔赴战争前线,最后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但我的脑海中有一个画面久久不能消失。因为妈妈杨开慧不幸遇害,不到十岁的毛岸英带着年幼的弟弟流浪在上海街头,缺衣少食,受尽苦难。原来,旧居外那组雕像温馨快乐的情景,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竟是那样短暂。

为了革命事业,毛泽东一家人做出了这么多的牺牲。我想,我要学习他们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更多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不怕累不怕苦,才能磨练自己,最终才能收获更多。

小主人报新闻学校虹口分校中级B班

尚 可 2015年11月

第三篇:观江泽民旧居有感

观江泽民旧居有感

古巷幽静,草木茂盛,生活在巷中的居民聚在阴凉地悠闲地聊着天,老式三轮车清脆的叮铃声衬托出旧居的古韵之风。

愈来愈走近旧居,一道高墙围住了深深的宅院,我们站在门口,仰首憧憬。在这房舍中,曾经住着一位扬中校友,住着一位改变中国的伟人——江泽民主席。

走进旧居内,在参观了家中的家具设施后,我们便来到了介绍江泽民身平事迹的展览馆中,一幅幅图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认真地看着,体会着这位伟人的精彩人生。

江泽民是从书香门第走出来的主席,江家在当地受人尊敬。祖父江石溪精通中医并热心国事,曾谱歌痛斥袁世凯对日签订“二十一条”。1933年祖父去世时,江泽民只有7岁,但祖父秉持一生的知识分子气质和情怀,影响了整个家庭。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在江泽民幼年时期就已开始。自识字起,父亲江世俊就要求

1他每天背诵一篇中国古典文学文章,还要练习书法。因小时候的勤学苦练,最终江泽民练得一手好字。

正因为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江泽民品学兼优,在名校扬州中学中读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去南京、上海进修。在学习的过程中历经艰苦,江泽民也曾参与爱国抗议活动,充分体现了江泽民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特点。等到江泽民若干年后成为国家主席后,情系家乡,在上任期间为扬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日理万机,身居高位,却时刻关心着母校的发展,数次前来访问参观。参观过后,我感慨万分。通过了解江泽民的事迹,我不仅能体会到这座宅院平凡外表下不平凡的内涵,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缅怀过去,探寻伟人的成长事迹,更重要的是能激励我们这些扬中莘莘学子奋发向上,与时俱进。我懂得了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汗水的积累和磨难的洗礼,并不是轻易取得的。

扬中九十年校庆时江泽民挥毫为扬中学子写下了激励人心的语句:“怀念前贤激励后昆,继往开来团结奋进。”

同样,身为扬中的一员,我们也应努力成为江主席那样的杰出人才,不负青春年华,长大后回报祖国,回报扬州,回报扬中。“今天我以扬中为荣,明日扬中以我为荣”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

第四篇:201107暑期实践_访上海毛泽东旧居有感

访上海毛泽东旧居有感

——记“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行

2011年7月5日,我与随行的8名同学组成我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分队,先后拜访了上海静安区“红色之旅”的五个革命景区。

我负责第三站“上海毛泽东旧居”的采访工作。

上海毛泽东旧居位于上海市茂名北路120弄,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第九次来沪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来到这处上海市唯一对外开放的毛主席故居时,正值正午,太阳火热,但从故居深处吹来的阵阵徐风却似乎在提醒我们这儿将是一处特殊之地——曲径通幽。

入口处,一座石像映入眼帘,毛泽东同志与其妻儿相伴左右,其乐融融;旧居构造简易,生活用品摆放整齐、朴素异常。在这里,我看到的毛泽东同志,不再是站立山顶昂首朗诵《沁园春雪》的伟大领袖,而是一位与妻共枕、共享天伦之乐的普通父亲。“在这里,洋溢着伟人与孩子的骨肉亲情,回荡着伟人之家的欢声笑语,记录了伟人的光辉足迹,闪耀着世纪之初的曙光。”(摘自上海毛泽东旧居宣传手册)

随行的讲解员(志愿者)是两名来自上海市市西中学的高一学生。她们介绍说,周末时她们每天一般会接待4-5个团的游客;平时也会有一些附近或远道而来的老人来访,他们有的是老红军,有的是老共产党员,每次来访总会兴致盎然地分享有许多真实的故事,让她们十分感动并把这些故事当做宝贵的财富记录下来,向之后的来访者讲述,使这股红色的血脉不断传承。

在参观途中,我们遇到了几位来访的游客。他们中有中年父亲带着儿子来参观的,也有独自来访的年轻小伙子。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并不时发出崇敬的感叹声。这种切身实地的红色之旅或许远比书本上讲千遍万遍的党史来得真切和深刻。

。。。

班级:。。。;学号:。。。

2011年7月6日

第五篇:观《毛泽东》有感

观《毛泽东》有感

对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崇敬与爱戴,各行人心中都有丈尺标杆。文人骚客咀嚼他诗词中的遒劲,政史学者揣度他对历史的认知,军事学家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更是推崇之至,但是在我眼中,毛泽东是文史军政领域的集大成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更是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寒假期间我有幸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的一首《无题》写出了他当年义无反顾的求学之路,也写出了他之后一心一意为了劳苦大众,奋身投入革命的坚决。 毛泽东生活的时代,清朝末期,1901年的北京,一场不公平条约正在这里签订着。腐朽的清政府接受了联军的不公平签约,并且打算割地赔款。长大后的毛泽东,乐于助人,帮助劳苦大众,思想解放。他提出要走出去求学,遭到父亲拒绝,随写下了这首诗,留于父亲来到了新学堂。

毕业之后他来到了长沙,自此他的思想开始有了较大的转变。在这段时间里,良师益友给了他无尽的帮助,杨昌济、杨开慧、何叔衡、蔡和森、陈独秀等等可谓对毛泽东的人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的革命思想逐渐形成,同时,他还得出,民主的出路只能是革命,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且注意到了苏联革命的成功。很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当年的这些事情,认为当初陈独秀和自己的那些对谈对于自己更好的明白马克思主义,最终成

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此时,军阀混乱,各军阀对劳苦大众、工农阶级的压迫及其惨重,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不少与会人员对党中央所犯的错误提出了批评,而毛泽东则强调“党须知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符合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李德、博古的的错误领导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毛泽东坚持自己的方式,斥责李德的错误领导,最终在红军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红军被迫转移,在一次紧急会议上,除李德、博古外所有人都支持毛泽东,最终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出国民党的重重包围,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与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随后毛泽东等人在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挽救了党组织和红军,纠正了红军中的左倾倾向,拯救了红军。

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顺利完成既是红军的伟大胜利也是革命的伟大胜利。

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日益嚣张,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候,毛泽东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他召开了军队里的会议,和周恩来一起说明了抗日联盟统一阵线的重要性,并且毛泽东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了现在放下仇恨的必要性,劝告广大的红军能够放

下仇恨,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一致对外。随后中共展开了第二次合作,为了共同的胜利而展开斗争。

不久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中华民族处在紧急关头。这个时候从毛泽东到宋庆龄等人,无不在为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竭尽全力的奋斗。

红军开始转变成为了八路军,但是重申了八路军永远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如火如荼,八路军方面获得了大胜,日本军队的速战速决的计划很快遭到了抵制,抗战转为持久抗战。

共产国际的王明回国之后一意孤行,将之前红军建立的一些抗日团队解散,这使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颇为不满,认为他是在胡来,之后共产党召开六中全会,王明、毛泽东等参与会议。会议上面最终举手表决,毛泽东被同意在六中全会上面做政治报告,王明虽然想要反对但也无奈,因为这是大家的意见,只能同意。会议的召开十分成功,六中全会很好的解决了党内王明右倾的问题,毛泽东再一次成功的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的军队遭到严重打击,国民党大肆逮捕暗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实质破裂。

1941年的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内此时日军和国民党集中兵力封锁解放区,解放区老板姓的吃饭和经济问题都受到了制约,毛泽东在解放区展开了三反运动,精简机构,发展经济。随后延安边区开始了大生产运动,号召边区人民自给自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经济,直接保障了后期的经济供给。

诺曼底登陆的顺利导致国际形势一变再变,毛泽东和手下召开作战会议努力的应对着国内的抗战局势。然而就在此时蒋介石等人却在想着如何的对付共产党的军队,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区民不聊生。

波兹坦公告的宣告,直接促进了日军的投降进程加快。随后在美国的议会上,投掷原子弹的决议被通过,日本的广岛长崎被投掷了原子弹,日本在世界范围上的战场节节败退,这直接导致了日本投降的结果。与此同时在国内毛泽东也加快了对日作战,随后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日军全面败退。八年抗战到此终于宣告了正式结束。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

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于现在的革命局面表示非常的乐观,毛泽东认为民心所向,自己这方面一定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朱德等人十分赞成,随后毛泽东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役,以及土改的全面进行,让全国上下的革命形势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这个时候土改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毛泽东纠正了土改中的左倾问题,并且让习仲勋一定要注重这个问题。

三大战役的胜利大败了国民党主力。国民党已是穷途末路,最后渡江战役的成功则标志着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刘少奇以及各界人士均参加了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此诞生,一个崭新而伟大的纪元开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如果没有毛泽东,可能仍需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成就还包括了他在战争期间写的众多军事书籍,比如《论持久战理论书》等。

毛泽东从没把自己当领导,他平易近人,走在群众之间。他还教育儿子不要脱离群众,要求儿子不要穿在苏联的军装制服,和战士一起去吃大锅饭。

北平和平解放时,毛泽东和自己的马夫老孙约定好一起进入北平,结果老孙自己看到了蒋介石送来的吉普车,有小兵说毛主席要坐着这个车离开。老孙十分黯然,自己申请调离。毛泽东知道了这个消息,愤怒的表示自己要和老孙头一起进入北平,并且也不要搞蒋介石的那一套,要和百姓如同鱼水。

毛泽东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农民人人有地。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换衣服参加开国大典,但是自己新衣服里面却仍旧穿着的是自己的旧衣服,并且叮嘱女儿一定不能够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毛泽东的平民意识、草根意识、均富思想,毛泽东的缀满补丁的睡衣,都使我们感叹唏嘘,浮想联翩。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毛泽东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

从儿时与父亲的抗争到17岁出乡关,从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到秋收起义,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从万里长征到延安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到三年解放战争,毛泽东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仰,为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而奋斗着,最终中华民族在他的带领下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毛泽东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使我们崇敬的人,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正值风华正茂,正是我们塑造自己、建设祖国的大好时机,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优秀品质,缅怀毛泽东,提升自己,为祖国的将来做准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