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科技集团人事部负责人曾遇到这样一件怪事,在他过目的众多应聘信中,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除了人名和填写日期外,其它项目几乎如出一辙。大惑不解的他翻了不少书,才发现这些求职信都来自一本谈应聘技巧的书。在了解事实真相后,他对应聘者的能力表示怀疑。事实上,不少企业表示:如果发现学生的应聘信来自书上,那么企业对这样的人不予考虑。
不可否认,求职者为使成功率更高一些,有必要了解一下求职时的注意点,如着装要整洁大方,谈吐要简洁扼要等。但若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过分相信应聘技巧,临时抱佛脚,结果肯定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对于用人单位提出“1+1=?”的问题,不少求职技巧提供的回答是“你想它等于几就是几”,对此,企业老总可能比较满意,因为他们需要的就是充满创新能力的人才,但若是报考公务员,这个回答会使你当场被淘汰,因为公务员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实事求是,而这个回答与公务员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求职者不能舍本逐末,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说到底,就业竞争,竞争的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个人价值及工作责任感等,而不是回答问题的技巧。
对用人单位而言,也应注意不能迷信出偏题、怪题、陷阱题,把其当作衡量人才的一种途径。招人面试时若没有科学的程序、规则,率性而为,到头来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