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财务控制2006-01-20 00:00:00未知

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商品和劳务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从理论上讲,通货紧缩是社会购买力不足与社会有效生产能力过剩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紧缩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停滞、物价跌落、社会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等方面。

判定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危险,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第一,一些西方国家近一年来存在着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态势。1998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1%左右,1998年8月31日纽约道·琼斯股票指数暴跌512点;10月,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因投资失败,濒临破产边缘,恐慌的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导致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在短短几天内暴跌近1/5,为了避免和减少损失,对冲基金正在收缩投资。在人人都追求现金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信贷紧缩”,将美国经济推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之中。1998年,欧盟国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德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法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1%,意大利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8%。第二,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的端倪。对拉美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巴西,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经济衰退,全年经济增长只有一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1998年连续三个季度下降,1998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比1997年第四季度下降5.3%,降幅为多年罕见。美国的经济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199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比1998年有明显下降是经济学界的共识。第三,东南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韩国1998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8%,第二季度比1997年同期下降6.6%;泰国在1998年9月财政年度结束时,经济增长率为-5.5%;印尼的经济现状最为严峻,1998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9%,实际生活水平已降到贫困线以下的总人数达到8000万人。

在世界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态势下,我国经济正进入转轨时期调整性增长阶段。自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物价回落,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从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看,1996年为6.1%,1997年为0.8%,1998年为-2.6%,这在我国经济生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在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主要原因是由转轨时期经济调整必须经过的必然阶段所致,与其他国家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明显的不同。世界工业化进程加速与现代产业的进步,使传统工业与产业相对落后,在买方市场下,总量供给过剩,必然导致物价出现连续下降。目前,我国市场相对过剩主要表现为大量低劣产品的滞销积压,而技术含量高、市场旺销的产品却不具备充分的生产能力,所以,这种市场过剩隐含着“结构性短缺”的因素。

二、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一)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从而加剧保险市场的竞争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下岗人员增加,社会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产品价格都已呈下降趋势,企业面对利润下滑的情况,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首当其冲的是生产成本中的保险费支出;再者,由于市场拓展难度加大,新业务增长延缓,保险人的承保利润相对减少,人员成本增大,于是,在一些承保利润较高的业务领域中,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二)扩张性利率政策的出台,既影响到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也削弱投保人的投保积极性

为了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央行自1997年以来,已进行多次降息,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已降到近20年来最低的水平。这对保险人而言,由于投资范围的限制,资金运用收益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人寿保险业要化解几年前因较高预定利率险种所带来的巨额利差损就比较困难。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则会严重影响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大多数中国人购买人寿保险,都是从储蓄的角度,从保值的初衷出发的,所以,高预定利率下的长期寿险险种倍受人们欢迎。而目前,寿险公司的长期储蓄性险种因预定利率与银行利率相差无几,使一部分人的投保意愿普遍下降。同时,前几年在寿险预定利率较高的时期,很多人视寿险为一种投资手段而投保了超出自己连续支付能力的险种。在经济效益下滑,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部分保户很可能无法维持原有的交费水平,因而造成退保及保单失效。

(三)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使人寿保险业发展商机无限,忧中有喜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为了减轻改革带来的阵痛,正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1999年,我国医疗制度全面改革,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在目前企业效益滑坡、社会养老保险费强制交纳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难以再象几年前那样投保商业性人寿保险。所以,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在没有税利优惠的条件下,难有进一步发展,事实上,各家寿险公司的团体业务已出现下滑的趋势,为此,各家公司忧心忡忡。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也为商业保险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低水平,广覆盖”为基本特征的医疗保险制度下,人们要解决超过社会保障上限的费用部分,只能选择商业保险;在人们对晚年退休生活费用预期不明朗的条件下,也会有选择地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作为有效补充。这就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通货紧缩时期,寿险业依然能保持发展的一个原因。我国近两年来,人寿保险业超速发展也是极好的证明。

(四)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和承保能力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市场

从1999年开始,为了刺激需求,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譬如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为银行信贷资金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是,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短,业务不规范,存在着许多问题,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并且,消费者要利用消费信贷,必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譬如个人资产最低限额、偿付能力等,在获得消费信贷的资格和运用期间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适时推出相应配套险种,可以满足银行和个人的需求。

另外,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1998年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作为国家预算内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投资。这不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开拓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其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保险业解决通货紧缩影响的对策

虽然目前在我国的经济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征兆,但对于保险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保险业需针对目前的经济状况适时加以调整,以保持稳定的发展。

(一)倡导服务营销,进行产品创新,创造新的保险需求,刺激市场发展

一方面,消费者手中有大量的存款需要重新寻找出路,另一方面,保险市场的配套险种与消费者需求不相适应。因为在条款的制定趋向同一的情况下,价格比较已不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依据,因此,服务和险种创新是消费者进行选择比较的基础。近几年来,保险业的超常规发展需要大量的代理人,但由于代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给保险市场带来不小的负作用,保险公司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必须优化服务,服务营销应以专业化知识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保证,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另外,保险公司要拓宽消费者选择余地,吸引资金流入,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出台新的险种,如配合消费信贷带来的商机,医疗制度改革后提供的市场空间等,在进行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消费者迫切需要的险种,更好地满足投保人的需求。

(二)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为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管理水平低下是我国企业的普遍特征,保险业也不例外,尤其体现在业务管理水平上。目前实行的流程管理是一种较好的模式,但其完善还有待时日。因为个人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保险公司必须准确、迅速地做出反应,解决这些问题。消费者对保险的不信任感很大程度上源于索赔的繁琐和滞后。针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应当简化理赔给付手续,严格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进行理赔给付,以顾客获得的实际利益来加强宣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市场的认可。

(三)统一调配资金,科学管理资金,防止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造成流动资金不足

在通货紧缩阶段,寿险业要重视资金的变现能力,以防止因大量退保而导致的流动资金不足。国际上近几年就有因大量退保而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甚至破产的例子,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为保险业资金运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市场,如何把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增值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统一资金调配,形成规模投资效益;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运用资金,彻底消除散、乱情况的发生。

(四)规范市场行为,加强监管自律,防止非正当竞争给保险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险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行业间的正当竞争,共同培育市场。因此,保证依法经营,规范市场行为不仅仅是保险监管部门的任务,也是各保险公司同仁的期望。通货紧缩现象虽然会对国民经济以及保险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不断调整经营思想和策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就一定能够在全球通货紧缩的形势下,获取我国保险业质和量的双丰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