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圆桌会议侧记

公共政策2006-04-17 00:00:00未知

 
        
    四月一日上午我们举办了第五次视频在线圆桌会议。这次的圆桌会议由扬州市委党校的刘澄老师主讲,主题为:公共管理的性别分析。参加会议的有李慧英,马惠萍、张立新、何银玲、王智纲、魏星河、张小聂、李胜茹、刘杨、邓飞。
    会议开始先由刘澄老师做了四十分钟左右的主讲。刘老师先从一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入手提出问题。调查问卷包括30个与公共管理有关的概念,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这些概念进行性别联想。从问卷数据形成的曲线图发现:第一,公共管理与男性性别高度相关。对于同样的选择,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公共管理的权力“应该是男性的”,另一种认为公共管理“实际上是由男性主导的”。 第二,与传统政治权力相关的概念也与男性性别高度相关。比如像国家、政治制度、政府、领导、决策等概念与男性性别相关度到达了峰值。第三,与现代政府职能相关的概念与女性性别相关程度加大。如社会公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服务承诺等概念的女性性别相关到达了峰值,而男性与这些概念的相关性则最低。第四,转型的公共管理逐渐减少男性相关性。随着政府的现代化转型,公共管理的男性性别倾向逐渐减弱,对女性在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缓慢上升。
    由此可以发现实际存在于公共管理中的性别结构与文化导致了公共管理中的性别倾向,而这种性别倾向对两性的发展造成了不同影响。公共管理一般被认为是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然而在这种活动中却隐含着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性别倾向,那就是公共管理“实际是由男性主导”的性别结构倾向,而支持这一结构的是公共权力“应该是男性的”这一文化倾向。公共管理的性别倾向对两性的社会平等产生深刻影响。比如说男性的经验和愿望往往被当成全体社会成员的经验和愿望,更容易成为全体的、公共的,而女性的经验和需求则被“妇女化”。这种性别倾向也不能保证女性获得强势表达,话语弱势造成了女性的表达不能有效传递给政府决策者。而且,很显然政府决策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倾向于强势表达的意见。这些强势话语就会因为强势而成为“重要的”,被优先考虑和安排。男性拥有话语权,有能力建构“重要问题”。女性在公共管理中的结构性缺席,导致了公共管理仍然是父权的,只不过在形式上从家庭父权转变为公共父权了。
针对上述问题,刘澄老师提出了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性别公正,刘老师认为,公共选择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有三个突破的地方:即强调个人主义的方法,强调个人动机与选择对整体行为的影响;从人的自利本性而不是从利他主义原则出发研究政治行为和用交易原则研究政治领域的行为。而实施“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行动,还应该有一条自下而上的行动路线,强调公共参与。这其中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工作是清理公共政策的理念、文本、操作规程等,解构其中的男权意识,建立政策的平等理念和平等规则。随着公共管理事务向现代服务的转变,公共管理与男性的相关性逐渐下降,这至少说明公共管理是权力控制的意识开始减弱,这也为女性的民主参与增加了更多可能。
    刘澄的讲题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随后大家就公共管理的性别分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无论是从经验还是理论层次上,大家都感觉收获颇丰。在规则制定这一充分体现博弈色彩的过程中,我们的公共管理仍主要是政府管理,而政府管理中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是,下级只对上负责,而且他们的自由裁量权很大,这些都影响了社会性别主流化并且使其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