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观后感

心得体会2022-11-12 12:50:00未知

第一篇:《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

在课下我观看了《家园》这部纪录片,看完之后不觉感慨万千,当然也为电影新奇的拍摄手法所震撼!在将近100分钟的时间里,电影带我们走过了地球40亿年的历史,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二十万年以来,这个星球历经近四十亿年演化所建立起的平衡,不再井然有序。

《家园》别具一格的给我们描绘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绿色旅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代、再生、循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我们应该做什么,由我们自己定夺。

我们常常怀恋儿时的快乐,怀恋往日冬季下雪结冰打雪仗的日子,怀恋那些清澈见底的水塘小池,怀恋夏日萤火虫到处飞舞的夜晚…...然而,如今,这些日子已不常在,全球气候变暖,冬季下雪已经很罕见,水塘小池早已干涸,夏日的夜晚早已不见萤火虫的身影……我想这些早已故去的日子,也许只有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给他们讲讲父辈小时候的欢乐,我想,这些欢乐,他们终将是无法能体会出来的! 文明,为何要建立在毁灭之上?为什么想要去创造文明,一定要去毁灭大自然?当看到影片中一棵棵大树被伐掉的时候,河床变得干涸的时候,矿山变成空壳的时候……我不觉感到心中一阵阵隐痛!人类,和大自然本来就来就是地球母亲的杰作,我们和它们拥有平等的生活权利,为什么我们要这么肆无忌惮的去破坏它们?是的,我们创造了文明,而在我们得到文明的同时,我们所失去的却是永久的遗憾,一个无法弥补的过错!

这部影片能否让某些人从此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环境?答案是肯定的!某些人有多少?我想这些人不是凤毛麟角,而是万里挑一。我们中国学生从小是看科教片,爱国片长大的。从小学在小礼堂看,中学到电影院看,大学在网上看,加起来都有几十部了。如果科教片得功能如此管用,那么如今的社会问题百分之九十都迎刃而解。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经历一件事情后,结果往往只有触动而不是行动。

在《家园》介绍现代社会的阶段中,我发现了中国的几个现代化大都市。中国在飞速的经济发展下,不知道又破坏了多少环境,浪费了多少的资源? 但是社会是发展的,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停下来,那就需要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的发展让人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同时也使环境逐步地恶化。人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得到的幸福是不人道的。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解决环境问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和行动。各国政府都应该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相比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第二篇:家园观后感

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

——法国环保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2009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

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

《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出于可信度的考虑,为《家园》撰写的所有评论,由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Al Gore)和美国著名的环保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阅读、审定。环保专家们为贝特朗提供了详细的最新数据。因此,有评论说,《家园》展现的是美国人的理性和法国人的感性,堪称完美。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下深埋的重力热(很深奥哦!),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温室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还刚刚开始,结论自然不可能准确。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同样,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推动、而实现的。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

至于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守。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已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正在承受各种各样古怪疾病的折磨,这并不以富裕与贫困为界线。何况,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即使只为自己的后人考虑,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所谓生活质量而让后人们承受那污秽的水质、污浊的空气,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气候移民”。人们恢复理性,以头脑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时候了!

《家园》中倡导的“分享、智慧、节制的生活”特别让人感动。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分享、智慧和节制的生活。”《家园》以融融的暖意描绘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绿色旅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代、再生、循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

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欲望时,我们更应该早点行动,多点行动!

2009年7月7日(又一个人类灾难纪念日) 写于上海

最近看了法国纪录片《home》,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宣传环保、保护地球的宣传片,类似的片子最近几年拍了很多,每一部都很优秀,看过都很震撼。这部也不例外。

最近几年,类似的纪录片象《行星地球(planet earth》、《深蓝(deep blue)》、《鸟与梦飞行(winged migration)》、《微观世界(microcosmos)》等,都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向人们宣讲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重要观点。地球是美丽的,但她却不会永葆青春,如果人类不加以节制控制自己的贪婪欲望,将会加速这种美丽的衰亡。

对于这部花了15年筹备、走访超过50个国家拍摄的呕心力作,我不想多评价什么,当你看过我这篇文章后,你一定要看一下。甚至我建议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式上首先给与会代表放一遍。

人类存在的这二十多万年在干什么?什么民主、政治、经济、宗教、战争,都是表面的,实际人类只在做一件事:就是把地球通过几亿年的努力所镇压的二氧化碳给释放出来!就这么一件事!看起来非常聪明,实际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

没有人类之前,地球生命最恐惧的东西是二氧化碳,它的大量存在使生命生存受到威胁,而当地球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这些事情摆平后,人类出现了。上帝最后悔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创造了人类。地球上那么多物种,没一个敢把二氧化碳这个恶魔释放出来,只有人类没管这个,当第一次发现山火烧熟的动物肉美味可口开始,便开始打开囚禁魔鬼的封印,一点点的把二氧化碳再次释放出来!

到了现在,这种行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止的地步。坎昆气候大会,不仅没有取得任何实质上的进步,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开倒车的情况。谁都知道人类犯了错误,可谁也不愿意为这种错误去埋单,发展中国家不愿意,发达国家也不愿意!我们人类就象涸辙之鲋,在仅剩的一点能源的诱惑面前,谁都不愿放手!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人类如果不学会放弃攫取能源之手,那么,最后,只是在自掘坟墓!

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环保电影《家园》,昨晚终于昨晚目睹了。导演和摄影师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摄影师基本上采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园。从这个视觉看到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让我们识得庐山真面目。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的高度树立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看到地球已经如此孱弱,我们怎能不动心?

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和行动。少浪费点时间在KTV,在酒席饭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来看看这类的纪录片,告诉自己,你所需关注的还有自己所在的这个环境,这个地球,尽自己所能,善待它一点. 尤其是那些富人们,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真的很残忍。

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与我们希望。各国政府都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第三篇:《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

——我身为屠刀,如何放下屠刀

——电子信息学院09402班陈辉

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 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分享、智慧和节制的生活。”这是我看完《家园》后,对这位导演的敬佩与喜爱。

重要的不是已经消失的而是我们依然拥有的。我们仍然拥有半个世界的森林,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和冰河和数以千计的物种。我们已经知道解决方法,我们都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还在等待什么 我们需要向孕育了我们 1 万 2千年的气候平衡,做出妥协。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直接导致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温室效应愈演愈烈。而近百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 导致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地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这一变化对人类生存安全的严重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全球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人们意识到“低碳”之前,已经在高碳模式下发展了数百年。正是这数百年的高碳发展,使今天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了。

环保部长周生贤在谈到工业生产中的高碳发展方式时,说过一句通俗易懂的名言。他说:“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燃烧,燃烧自然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 GDP”。那么,怎么解决呢很简单,就是要“低碳经济”,“低碳发展”。 于是,“低碳”这一概念走到了历史的前台,“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城市”、“低碳世界”、“低碳产品”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迈向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的共识与追求。具体来讲,针对前者——燃烧资源来说,就要资源节约型针对后者——环境污染来说,就要环境友好型,加在一起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就是“两型社会”建设。

所以,“两型”也就是低碳化。低碳经济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低碳经济以人文形象的诠释。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人们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因人类自工业化以来大量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能源, 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有些破坏已经不可逆转。正是这些地球上不可逆转的破坏,终于让人们从不断增长的迷梦中警醒过来,进而,一股旨在拯救地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阻止气候变化的全球性低碳潮流在世界各地兴起。这种潮流同样是不可逆转。

地球从诞生至今约有 46 亿年,人类的出现虽仅有 200 万年。但自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以来的几百年内, 人类反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握有对大自然一切生物的生杀及对各种资源支配的大权。在几千年内,人类让自己的数量从 10 亿骤增至68 亿,其他物种而消失速度增至 1000 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更是随心所欲,竭泽而渔。圣雄甘地说过:“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却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正是人类这种没有节制的贪婪,不但使自己走向危险的边缘,也使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必须说,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必要也是紧迫的。

一方面,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以 8的速度在增长,同时也代表着环境问题等相应问题更加加剧。众所周知,中国环境所面临的挑战更严峻:1/4 的国土荒漠化1/6 的土地严重退化因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 1/30因城市污水 90未经处理,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还是仅次于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二号大国。因此,中国的环境状况正在引起全世界的忧虑, 中国在生态方面的一个小小改进或失误,都会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从资源短缺来看,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加剧了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的短缺。有关研究表明,至 2020 年中国所需要的 45 种矿产资源当中,24种不能满足,2 种基本能源不能满足,9 种能源严重短缺。对于中国这样大的经济发展规模, 如果只从国际市场购买资源支持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从能源安全来看,中国从 1993 年起就成为了石油进口国,2007 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了 47,从能源安全角度也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中国赢得跨越发展的机遇。低

碳经济被认为继蒸汽机、 电力和互联网之后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模式,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我国比一些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而在新能源领域,比如太阳能、风能和锂电池等行业,与最发达国家相比仅落后1-2 年。因此,在当今传统产业发展受挫、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应抓住机会, 迅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再者,中国也有着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条件。我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为 10 亿千瓦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东北、中西部、华北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在地热能量方面, 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 68 亿立方米当前中国核电装机容量 906 万千瓦, 预计到 2020 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 7000 万千瓦。

所谓的低碳生活,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优质、健康、文明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再利用为方法,以生活品低碳化为支撑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低碳化饮食、低碳化衣着、低碳化家居、低碳化交通、低碳化消费、低碳化旅游、低碳化娱乐以及生活节能、垃圾分类等等。如节水、节电、节纸、少产生垃圾、旧物利用、少吃口香糖、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推广素食等,倡导步行、骑车、多乘公交少开车等等,都是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因此,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更不是低质量生活和“麻烦”型生活,并将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就每个家庭与每个人而言,倡导低碳生活,就会减少不必要的

“便利消费”,淡化“面子消费”意识,戒除“奢侈消费”嗜好,节约生活开支,使用健康环保型生活用品,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为了自己,为了后代,为了“两型社会”建设,减少生产与生活领域中碳排放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四篇:《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

——基于统计的视觉

很少看记录片,偶有几次看的记录片,都给我很沉重的感觉,这次看《家园》,除了压抑至极的沉重,除了自然美给我的震撼,除了觉得自己无知,除了赞叹人类的聪明,除了这些平时经常会有的感受,这部片子给我最多的感觉是恐惧!内心深处真真切切的恐惧与彷徨! 我生活的很好,尽管我没有家资千万,尽管生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我依然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没有担忧过空气、水、粮食的缺乏。可是,这部片子引发了我的思考,这种水、食或者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无忧的日子还能过多久?即使在我有生之年,我可以一直这样过下去,可是我的子孙后代呢?人类还能绵延多少代?我们天天都在说环保,可真正有几人将我们的资源还能用多久这个问题记在心里?

土壤、空气、水、矿产、森林、草地等自然界的物质,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地球上大自然的产物。它们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但自从人类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这些自然资源便在一点点消失。一片片草原在被一亩亩的耕地所侵占,一棵棵的苍天大树在被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所替代。这是《家园》告诉我的,我们的家园,被我们亲手一点点在毁掉。

温度上升了,全球变暖了,冰川融化了……….这些都是眼睁睁的事实。有多少是我们看到的,有多少使我们能预测到的,还有多少使我们无法预料的?

我国最大的城市“热岛”北京,比郊区温度高出9.6度,上海与郊区的最大温差也达6.8度。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现在,全球每年净增人口在8600万以上,却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贫困人口不断上升,并已引发诸如白发浪潮、城市化所产生的各种都市症等社会问题。

过去10年来,北冰洋的海冰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融化。而今年融化的海冰急剧上升,达到了100万平方公里,目前北冰洋只剩下大概300万公里的海冰。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才200多年,从碧海蓝天到污染严重不足50年,那么我们还能走多远?

这些统计数据让我震撼!让我恐惧!赤裸裸的现实,不容的我不再去思考!片中大量引用统计数据,数据比较,统计的威力如此巨大,让每一个人都不得不相信资源即将枯竭这一事实!

北冰洋解冻、中国冰川融化、水污染、水严重缺乏,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倘若地球再这样下去,我们,我们的后代,人类的子子孙孙该要怎么存活?

在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管、没有汽车、没有枪支火药的原始年代,我们的先辈可以存活,他们活下来了,并且有了我们这些后代。那样艰苦的环境,人类天天面临各种威胁,和各种动物一样生活,他们有资源,却不懂开发,如同没有。他们为什么能活下来?他们为什么不像现在的我们一样为子孙后代如何存活而担忧?因为,他们有取之不尽的水资源,他们与天地和谐相处,他们遵循自然法则!可是,假如世上再无可用之资源,我们的后代也要像我们的祖先一样生活,他们可以像祖先一样繁衍下去吗?我想他们做不到了。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自来水管,但他们有清澈的泉水,奔腾的河流,咆哮的大海;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电,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各种发电资源;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汽车,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石油,他们有强壮的四肢;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枪支弹药,这是因为他们不用大肆捕杀动物来满足人类各种残忍的欲望,他们只是为了获取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

可是我们的子孙呢?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早已习惯了养尊处优,早已习惯了现代的快捷方便,早已没有了先祖遗留下来的强健体魄。如果这些资源都不复存在,我们突然从现代回到原始年代,我们还能像先祖一样活下来吗? 现在已不只是资源即将枯竭的问题了,而是我们如何活下去的问题了!我们现在说如何节约资源,如何环保,如何保护地球,不如说我们如何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如何让我们的子孙活下去,如何让人类继续繁衍!这样更加能唤起我们环境保护意识,更加能为环保真正做出行动,人类在面临自己的切身利益时,总是不遗余力的去争取的。

《家园》,家园!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纪录片,更多的人意识到我们的地球所面临的灭顶之灾。

第五篇:家园观后感

第1天

昆明--桂林 住火车上

昆明乘火车K396次18:33分发车火车至桂林。

第2天

七星公园--骆驼山 住桂林

中午12:50分抵达桂林、游览桂林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七星公园(具有民族特色的花桥、月牙山、骆驼山、宏大的华夏之光浮雕广场、1998年原美国总统克林顿环保演讲处)、中国古典式园林--榕杉湖新景。

第3天

漓江--磨盘山 住桂林

乘船游览世界闻名的“百里画廊”--漓江风光(磨盘山-阳塑)、观黄布倒影、九马画山、兴坪付佳境、童子拜观音等著名景点、游览驰名中外的阳朔西街--洋人街、浓郁的异国情调田园风光、可自费游览贡界岩容奇观--银子岩或集民俗风情、民族村寨为一体的世外桃园。 第4天

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芦笛岩 住北海

游览桂林城徽--象鼻山、具有代表桂林八景之一有“伏波晚掉”之称的伏波山、观还珠洞、历代免、名人摩崖石刻鳄鱼主唐代四百尊佛像、游览“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叠彩山、大自然之宫--芦笛岩、参观地矿博物馆、观看创世纪的九龙南玉龙船 、桂林乘16:00火车至南宁、南宁乘大巴赴北海。

第5天

桂林-北海-围洲岛 住北海

早餐后乘船前往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人间蓬莱”围洲岛、围洲岛是远离喧闹城市的小岛、沙滩、海风、落日、拾贝、、垂钓、美丽如蓬莱仙境、游览1846年建成的哥特式教堂、沙滩拾贝、三波庙、滴水丹屏、观火山口公园、法式天主教堂、潜水观赏海底世界(自理)、远观猪仔岒、送下午船返回北海。

第6天

北海-围洲岛 火车上

游览北海天下第一滩--银滩、“南珠魂”城雕、北部湾广场、广西特产--珍珠基地、海滨公园、海底世界(自理75元/人)、国内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送南宁2005次16:20分火车硬卧返回昆明。

第7天

火车上沿途观光

早抵达昆明、结束愉快行程。

南宁:

干捞粉:中山路尾佳和药房对面“皇都食府”的干捞粉十分可口;解放路老味、中山路舒记、中山路仙池的干捞粉。

八仙粉:中山路最北边,仙池粉店,每天从早上只卖到中午一点左右。

烧鸭:新民路快要靠近人民公园附近有一家大师烧鸭。

炒螺:南国街宫廷炒螺还不错;水塔脚斜对面的“塔香田螺店”里的炒螺。

肠粉:古城路上有一家广州河粉店的肠粉很吸引人。

老友粉:七星路的舒记老友粉号称南宁第一好吃!

建政菜市旁“建政饮食店”里的老友粉、杂粉、棕子、糍粑等等,都是南宁原国营店的传统民间小吃。

中山路“大同粉店”的老友粉味道正宗。新民路“天助粉店”的老友粉利3.5元得一大碗。共和路万兴旁边有一家亚光粉店,老友粉好吃。解放路有一家“老味粉店”的老友粉、老友八珍粉、炒粉,价格便宜,味料够足。

粥品:圆湖路“广州粥王”的花鱼粥、鸽子粥、麻雀粥再配上油条和小菜那是吃夜宵的好去处。

马肉粉:新竹路朱记桂林马肉粉可以一尝。七星路“富豪饼屋”旁边一家马肉粉,味道特别。

双皮奶和姜撞奶:人民路南宁肥仔和中山路中山北小对面的中润,还可以。双孖井的方太美食,够甜够滑。

叉烧包:四中旁的柏顿总店和建政路分店的叉烧包;中华路金都的叉烧包味道很不错,就是嫌肉馅少了些。

阳光城喝早茶时总点那里的叉烧包;步行街广州照相馆旁的美味情缘的叉烧包,0.50

元一个,味道过得去。

绿豆沙或红豆沙:中山路的鲜甜阁的红豆沙,绿豆沙,红薯糖水和水圆。

寿司:文化市场对面的稻之源,鳗鱼寿司和果盘不错。

小山原汤羊肉粉:人民路新万通附近也有一家,粉的汤料的确很鲜;少年宫对面和唐山路口都有一家。

瓦煲饭:中山路皇都旁的那家也不错。

中山路和南环路交界处,有两家,面对铺面左手第一家味道最好。记得要一碗酸辣汤。水塔脚斜对面的“塔香田螺店”瓦煲饭。

荷叶饭:连升甜品屋的腊味荷叶饭。建政路千色的海鲜,排骨等荷叶饭。

新梦附近的半闲居。

粉饺:水街老甘饮食店的粉饺。

葛村路广电中心内的缸中缸的绞股兰饺粉饺色泽碧绿,皮质透明嫩滑,很有特色。石巷口,老牌粉饺店,在快意水饺馄饨旁边。

中山路尾有2家,旁边就是岔路那家好吃点,粉饺和鸭血都很不错。

烧烤:中华路体校对面,有一家“黄英记烧烤店”。

南铁的刘记烧烤鸡爪最好吃。

江南图书馆右边的“大头勇烧烤”,那烤鸡脚特入味特脆!

野矿厂斜对面有家烤青口螺的,3元10个;

南铁文化宫周围O记烤鱼;

建政小巷里的O记烤鱼;

中山路仙池饭店对面O记烤鱼;

七星路一医院对面的小福楼,那里的烤青口螺,排骨,鸡脚,芋片不错;

中山路西一里路口那家小卖部前的那家烧烤青口螺特好吃;

石巷口水饺店对面的王八烧烤摊,烤鸡脚好吃;

南宁小嘟来的烤鸡翅,排骨和鹌鹑;

青山路三中对面的辰日韩国料理店的烧烤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那里的酱料很香。锦华酒店2楼的椒盐鸭下巴;

紫云轩的烤鸭下巴也可以,有干湿两种;

石巷口有一个叫崩牙英的烧烤摊;

新竹路和鲤湾路交叉路口的粉之都门口的青口螺(加酸料烤那种)味道很好,不过要晚上11点才有。

卷筒粉:民族大道花鸟市场内的“越南妹小食档”,那里有多种越南风味小吃,如:鸡肉粉、肉糕粉,春卷等。

建政路小巷有一家的也不错;

古城路梦之岛对面天河饮食还不错;

狗肉: 双拥路1号怪味楼的马车六的羊肉狗肉干锅;

民主园湖路和建政路口的玉林美食城;

航洋的狗肉或兔肉干锅不错,不过上周又去了一次,觉得味道不如修路前好。

芋头:桂林肥仔的芋头夹;

南宁小嘟来的芋丝饼;

人民路南宁肥仔的芋头角,是那里的招牌;

汉斯的拔丝芋头;

中山路皇都的芋蓉蛋;

阳光城旁雨石阁的肥肉裹芋片;

阳光城的榄仁芋头饼10元4个。

牛巴粉:中山路的昌记玉林风味(不过我每次去都会单独要一小碗牛肉丸,汤又鲜又浓);

七星路的肯德基后德天桃路也有昌记德分店和平商场的都不错;

云吞:和平对面有家南宁老牌云吞;

中山路的玉林风味的云吞加点牛肉丸才好吃。

石巷口那家水饺店也有云吞,云吞本身的味道一般,就是云吞的汤很鲜;

建政路三品王旁边的福建沙县小吃馄饨王的汤是虾味的,馅又脆又鲜;

万隆旁的北宁街小巷也有一家云吞王分店,吞王和馄饨王都是同一家人开的。牛杂:步行街的银丝巷。

南国街的兰姐,觉得酱料不如银丝巷的好。

旧机场路上的王府牛杂。

新竹路口边的清香园的味道也很不错,不比兰姐的差。

牛扒:建政路千色的招牌牛扒和民族大道的新华大酒店的金牌牛扒很有符合南宁人的口味,嫩而不腻。

蛋挞:新民路公安厅对面的美点总店的不错;人民路南宁肥仔的蛋挞。

鸽:紫云轩的茶香鸽;

园湖路的金大陆的烤乳鸽。

南瓜饼:阳光城的不错,甜而不腻。

东葛路延长线的金陵春的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南瓜饼;

园湖路的金大陆的味道还好,其他分店的不值一提。

莲藕饼:中山路皇都的莲藕饼号称一绝。

螺丝粉:裕丰后门的品螺香(最近已搬到万隆旁的食通天里面)还可以;建政路南宁十四中斜对面的“宁宁柳州螺丝粉”店,经营了13年,味道正宗;星湖路科技广场旁艺术学院后门的小巷里,有家螺蛳粉,经常排队很长的;

农院路西一里化工学校门边的柳盛,在西大里面也有一间(烧肠粉做得也很好)。汤包:好时下面的开封天下第一汤包店的汤包还不错。

园湖路往花鸟市场路上的周氏汤包店的也还可以。主要是便宜啊。

水(汤)圆:建政路14中旁的黄记甜品店的汤圆皮包馅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