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步公布的改革方案和俄军政要人的讲话看,俄罗斯全面军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支高效率的人数不多、机动灵活、编成合理、装备先进、有充分的遏制能力的现代化职业军队,一支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能切实保障国家安全的军队。这一目标将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为1997-2000年,主要是采取措施使军队结构更趋合理,减少无助于增强国家防御能力的浪费性支出。第二阶段为2001-2005年,按照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军种结构,完善指挥体制,装备新型技术兵器。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俄罗斯初步制定的军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以减少军费负担,建立精干的军队为目标,继续压缩军队员额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管了原苏军75%的兵力,约280万人。俄军从1992年5月开始裁减,截止1996年已经裁减了112.28万人。尽管如此,俄认为维持如此数量的军队仍然力不从心,而且有碍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叶利钦的改革方案中提出1997-1998年再裁减50万人,使总兵力降至120万人。裁减的具体方案,一是重点裁减中央指挥机关,计划把拨给国防部机关的资金削减到占军队总预算的1%,这样一来,中央指挥机关的人数将裁减三分之一。将军的数量将由目前的2865名(其中军队为1928名)减少至2300名。二是重点裁减各军兵种中缺编严重、技术装备程度差的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机构,保留并充实部署在受潜在威胁的地区以及西部、南部和东部等重要战略方向的部队集群,此外,还将利用裁减下来的部队来补充、加强战略遏制力量、指挥-侦察和通信系统、前线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等。三是重点裁减部队中的士兵,最大限度地保留军官和准尉。四是把国防部道路管理局转交给地方政府,此一项将裁员5.6万人。五是进一步减少军队院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
二、以加强战略遏制力量为重点,优化军种结构
经叶利钦批准的军事改革方案中提出在1998-2000年期间要把战略火箭军、军事航天力量和反弹道导弹防御部队合并成“战略火箭军”;国土防空军与空军合并,仍称空军。这样一来,俄军就由目前的五大军种变为战略火箭军、空军、海军和一般任务部队四大军种。
此次结构调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战略遏制力量的重新组建。近年来,经过《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的实施,俄武装力量自身结构的调整和俄军工潜力的严重下降,俄军的常规力量受到极大削弱,其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与维护国家安全相适应的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将不得不把确保国家安全的砝码主要压在战略核力量上。通过对战略力量的合并,裁减多余人员,优化内部结构,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节约资金,二是有利于集中指挥与控制,“大大提高战略遏制力量的战备水平和可靠程度。”
三、按“战役-地域性质”的原则,改革战区指挥体制
目前,俄罗斯设8个军区,军区的设置与职能基本与前苏联时期相同,即军区按地区设置,是一种“地区性高级军事行政单位”,主要负责对辖区内的陆军实施指挥,对空军和防空军也有一定的指挥权。新的军事改革方案提出,1999-2000年,军区的数量将由8个减为6个。不仅数量减少,职能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后的军区将具有“战役-地域性质”,赋予军区“战役战略指挥部的地位”。新的军区指挥机构不仅对辖区内武装力量各军兵种的军团、兵团和部队拥有战役指挥权,对其他军队,如边防部队、内卫部队和紧急情况部所属的部队等也拥有战役指挥权。与此同时,宣布将取消陆军总司令一职,其职权由各军区司令部行使,原先属陆军总司令部指挥的防空力量和航空兵将改由军区指挥。这一改革可以达到如下目的:一是减少了指挥层次,提高了战区对突发事件和局部冲突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加大了战区的战役-战略指挥权,使军区真正成为能对各种军事力量都能实施指挥的机构,将有效地避免在同一战役方向上指挥不统一,行动不一致的弊端。
四、根据实际需要和国家的财力水平,分步骤建设全职业化军队
俄罗斯建军伊始就宣布实行义务兵役与合同兵役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并且逐步扩大职业兵的比例。截止目前,俄军共有23.1万名合同兵占全部现役士兵总数的25%。1996年,叶利钦总统在大选前后提出了取消混合兵役制,全部实行合同制,“按职业原则建立国家武装力量”的改革方案。虽然叶利钦的方案遭到了种种非议,但现在看,建设全职业化军队已经势在必行,只是时间可能不是叶利钦提出的2000年以前,而可能是2005年前,甚至更晚一些。主要障碍是财力不足,据俄总参部组织动员总局估算,维持一个合同制军人要比维持一个义务制军人的费用多2.5倍。因此,俄军打算分步实现建设全职业化军队的目标。第一步,2000年前,首先把参加维和部队和在军事冲突地区执行任务的兵团和部队改为合同制。第二步,2005年前,完成全部建成职业化军队的目标。据透露,1997年秋季,国防部将向政府提交实现职业化的具体计划。
五、以稳定军队和提高战斗力为目的,加强对军人的社会保障
自1993年以来,俄已通过了涉及军人生活保障问题的19部联邦法、3项议会决议、20多个总统令和75个政府令。虽然提高军人待遇的口号叫得很响,但对军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却越来越低。据报道,国家拨给军队的大约70%的资金都用于发放津贴、购买食品和支付工资上,既使这样,军队的基本物质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为军人建造住房的计划一再落空,无房军人家庭已超过10万户,严重影响了军队的社会地位和稳定。为此,俄把加强对军人社会保障也列为军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1997-2000年军人社会保障措施。准备从1997年开始,从根本上解决军人工资、退休金和保障金的问题。将大幅度提高军官的工资,目前,俄军上尉和少校级军官平均月工资为140万卢布,到2001年,军官的工资
“俄罗斯的军事改革”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将比目前提高1倍,到2005年,将比目前提高1.5倍。计划为安置退伍军人而建造10万平米的住房,其中国防部将出资建设5万平米,地方政府出资建设5万平米。继续实施保障军人住房的国家专项计划,包括动用国家和地方预算资金购买住房以及对私人建房给予无偿贷款等。六、加强对国防工业的调整,主要包括:
1.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
由多个国防工业部门的设置转向国家综合部门管理。1992年撤消了前苏联部长会议所属的9个国防工业专业职能部,成立了俄罗斯国防工业部门委员会统管国防科技工业,并于1996年升级为国防工业部。1997年撤销了俄罗斯国防工业部,由经济部和俄联邦国家邮电和信息委员会分别接替原国防工业部的一部分职能。
2.制订武器装备发展计划
1997年俄罗斯制订和通过了《2005年前国家武器装备发展计划》。根据该计划,今后武器装备研制的目标是开发和制造未来武器,研制重点放在侦察、指挥、通信和电子对抗等领域,发展可进行战争打击的情报系统,同时还要更新和发展已有的军事技术装备,其中包括对已装备部队的米-24直升机的现代化改造,以便使其性能最大限度地接近KA-50黑鲨鱼作战直升机的性能。国防工业工作的重点是保持生产第四代、第五代武器的能力,以便在财政状况改善后以最短的时间建立起一支装备有现代化武器的俄罗斯军队。新的发展武器装备计划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改装打下了基础。
3.加强科研拨款促进研制和发展
尖端武器的工作对有发展前途的武器样机的研制以及最新的军事技术予以优先的财政保障。尽管军工生产问题较多,但俄罗斯力图保持其军工领域技术优势的思想并没有变,俄罗斯始终没有放松对新型武器的开发和研制。目前苏-35新型歼击轰炸机已完成试飞并着手装备部队,T-90主战坦克研制工作已经结束,“北德文斯克”号新型核潜艇、“彼得大帝”号重型导弹巡洋舰的建造已经完成。为了保住俄罗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的领先地位、保持多年形成的国防工业人员的培训体系、保持俄罗斯的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竞争力的新型武器的开发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军事工业科研和生产潜力,财政部和经济部对于军工部门的科研设计工作将给予20-50%的财政支持(四分之一的贴现率)。如果军工部门自行为科研项目找到了国内国外银行的财政支持,政府出面承担40%的风险金。
4.调整军转民计划
为了给军事工业寻找出路,1993年俄罗斯制订了在军工企业中推行军转民的政策,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利用军事工业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实验基地等优势开发和研制高科技民品,1996年2月政府又制订的《1995-1997年国防工业转产专项计划》包括8个分类计划,涉及国防工业各个领域。该计划要求将国防工业民品生产比例从1994年的78.3%提高到87%。最近,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军转民工作政策又从原来的“全面军转民”转向“以武器出口促军转民”的方向,因为多数有关人员认为,前者是避长扬短,后者是避短扬长,能发挥俄罗斯的优势,保持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以便于在面临战争危险和战争时期,能迅速地返回原来轨道,大规模生产军品;又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军转民需要资金的支持,不能只靠国家预算拨款,必须重返武器市场,以出口武器获得的资金解决军转民的问题。
5.采取紧急措施消除国防企业、煤炭部门和能源部门之间的债务
为了解决税率过高使得国防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1997年通过新的《税务法》,规定有关军事工业核心工艺技术、新型材料的研制、科研设计工作成果等将不上税。
6.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市场
依赖军事工业的强大实力,俄罗斯已经为军工企业找到了多个合作项目,例如合作生产直升机和飞机、赛艇和汽艇、有偿提供空间发射和为外国机构进行空间研究、出租军用飞机和航天器、将一些武器和零部件改为民用设备或直接作为废旧物资在世界市场上销售等。
根据这些新动向,不难看出俄罗斯国防工业将会有一个转机。
“俄罗斯的军事改革”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